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狂欢,常博沸腾了!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五一假期,常州博物馆再度引发观展热潮,特展金色海昏中璀璨的金器、精美的玉器、厚重的青铜器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再现大汉王朝的威仪气象,让常博成为五一假期当之无愧的文化“顶流”。

游客参观“热”:硬核文物+沉浸叙事

5月1日至5日,常州博物馆本馆接待游客超5.84万人次,金色海昏特展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部分时段需排队入场。114件(套)刘贺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及8件(套)仿制品,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最大亮点“金器”、备受瞩目的“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都为观众提供了一扇窥探汉代社会风貌的窗口。

展厅内,观众们屏息凝神,不时发出惊叹声,饼金、褭蹏金和编钟等珍贵文物前总是围满驻足欣赏的观众。带着孩子参观的李女士说:“孩子课本里刚学到‘汉朝’,看到这些文物特别兴奋,一直问我为什么“马蹄金”要做成马蹄形状。”

特展大热的“密码”,藏在常州博物馆策展团队对“文物叙事”的极致打磨中。布展以汉代美学为基底,采用红黑金等贴合汉代风尚的配色,馆外水池中摆放马蹄金模型、外墙上张贴巨幅海报、博物馆入口处安插宣传道旗,室内则巧妙打通了共享大厅、走廊和特展厅,可敲击的青铜乐器还原古代音律现场,沉浸式影音空间演绎刘贺的人生轨迹。多重叙事手段交织,让文物从静态陈列变为动态叙事,使刘贺的传奇人生与大汉文化的万千气象,如立体画卷般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在“刘贺的问答”互动装置上,与海昏侯刘贺有关的人物被串联起来,通过多个问答题目形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海昏沉浮录》主题影片剧场中,刘贺是皇权更迭的“提线木偶”,又有着“行昏乱”的失德之君与儒雅文人的双重镜像。初中生许逸在体验后表示:“感觉编剧都不敢这么写,刘贺的一生比电视剧还精彩。”

学术趣味“热”:研学课程打造“文化第二课堂”

假期中,常州博物馆推出“九大主题+66场活动”的立体化研学矩阵,不仅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目光,更让近千人热情参与其中,共同探索汉代文化的奥秘。

在“古剑新造”研学课程中,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特展,借助研学单重点欣赏展览中的青铜器,学习冶铸青铜器的原料、技艺等知识,在成型的锡剑上錾刻精美纹样,再学习打磨工艺,复原出一柄柄“未来感”十足的汉剑。

“五铢留香”手作活动则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可随身携带的生活美学”。活动以海昏侯墓出土的五铢钱为原型,结合常州龙城香牌非遗技艺,原创开发“五铢留香”挂件手作材料包。观众可以用依据汉代香方炼成的香泥,借助模具,亲手制作一款实用美观、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五铢留香”挂件。当一枚枚香牌从模具中脱出,暗香浮动间,千年前的贵族雅趣与当代生活美学悄然交融。

常州博物馆开放部副主任王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有玩头、有学头、有乐头的活动,为观众朋友们多维度解读展览知识,满足大家对汉代文化的深度探索需求。”

社交媒体“热”:口碑裂变引爆流量

从微博、抖音热点到小红书爆款笔记,这场以“汉代美学”为内核的流量裂变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考古式追星”,众多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观展照片和心得,分享这场文化盛宴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评论区涌现出不少“求购门票”“求攻略”的留言。

与此同时,特展中的饼金等文创产品也成了热门话题。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设计精美、寓意深远,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深受网友们的喜爱。许多网友表示,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是传递文化、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刷到朋友圈的‘饼金’照片,立刻被种草了就过来买了,刚才我还安利给室友了”大学生小程说,“逛展览的时候还看到大熊猫主题特展在装修了,也很期待!”

“随着展览业的发展和成熟观众对于展览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的展览除了内容要足够好,形式上也要出彩,才能吸引观众来观展。相应地,展览的投入成本也会增加,对于公共机构来说,如何引进社会资源支持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可以在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身资源,推出更多精品化、差异化的展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常州博物馆副馆长施建刚表示。

从“黄金大墓”的视觉冲击,到汉代文化的深度解读,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一行行铅字,而成为“活起来”的顶流IP。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不仅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更以创新的策展思维、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和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蓬勃生机。

据了解,“金色海昏”特展将持续至8月15日,无论是对汉代历史满怀热忱的学者,还是渴望带孩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家长,抑或是单纯想打卡这场文化盛宴的潮流达人,都不要错过这个绝佳机会走进常州博物馆,亲身参与这场文化之旅。未来,常博将不断提升策展能力,常态化开展收费精品展,引进、策划更多高质量、有魅力的展览,持续提升常博影响力。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