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赋能 常州文旅活力迸发
发布时间:2025-03-04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在经济与文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浪潮下,文旅产业已然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支柱力量。近年来,常州市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着力点,在文旅产业的各个环节精准发力,实现了文旅市场的全面繁荣与活力迸发,为城市提升综合实力、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一是营造最优政策环境,点燃文旅产业发展引擎。打出文商旅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文旅领域设备更新贴息细则、营业性演出奖补细则等政策组合拳,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以质取胜、向新图强”。“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文旅重点项目投资超500亿元,6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37个项目入选省文旅行业重点项目;招引文旅项目近300个。财政金融政策精准性、针对性不断提升,2024年,焦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项目获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年度投资2亿元,11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6个项目获省旅游发展基金贷款9500万元,17个项目获上级补助地方文旅消费服务项目资金支持,超30家企业入库“苏旅贷”,有效发挥投资对优化文旅产业集群、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是营造最佳消费环境,激发文旅消费强劲动力。“青春乐都”携手“新能源之都”扩大文旅消费能级,持续培育新场景、新业态。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大型演出活动50余场次,吸引乐迷超120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近80亿元,常州蝉联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城市冠军;通过与新能源等头部产业联合营销,有力撬动服务和耐用品消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二期、焦溪古镇、舜山小镇、季子文化中心、亚细亚影视城等文旅新地标相继建成,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蓬勃发展,促进城市多元场景向文旅消费价值深度转化。2025年春节期间,青果巷创新推出国风游戏等新兴场景,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焦溪古镇非遗为景、光影为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舜山小镇主打特色民俗表演,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营收再创新高,让“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成为鲜明标识。
三是营造最宜生活环境,构筑主客共享优质生态。大力构建结构完备、标准健全、运行顺畅、优质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最美农村路”1号公路、环太湖公路等旅游风景道及交通环线,推动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公共文化场馆等重点场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全覆盖,完成542座旅游厕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行集约化、保姆式审批服务,为市场主体一对一提供精准指导,实现市本级演出审批“一日办结”;对文旅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执法,做到“无事不扰”。打造以“常享游”文旅总入口为龙头的数字化服务网络,构建“百园之城”“百馆之城”等智慧文旅导览系统,持续提升外地来常游客全域公共交通免费乘坐、免费旅游直通车等服务举措,不断完善“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推出“恐龙地铁”“音乐巴士”等主题专列,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向往之城”,让文旅流量汇聚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增量,带动就业、税收等全方位增长。
(规划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