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再现“常州三杰”的不朽青春,苏产影片《觅渡》研讨会在宁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08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电影局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重点影片《觅渡》正在热映,影片以独特笔触,还原了“常州三杰”的动荡青春和时代风云,9月1日,由省电影局、省文联主办的“电影《觅渡》研讨会”在南京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影片的题材立意、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大家认为,《觅渡》很好地表现了“三杰”滚烫的青春,实现了重大历史题材的创新性表达,是对主流电影创作的一次全新探索。
“一片写三杰”,对于导演宁敬武而言,是个挑战。在影片准备阶段,他阅览了现存的关于“三杰”所有史料,三年多的剧本创作,前后修改了九次。在熟悉资料的过程中,三位英雄的形象变得愈加鲜明:除去革命领导人的光环,瞿秋白是“熬夜大王”、是“码字狂人”,有杰出的革命成就,也有惊世骇俗的大胆爱情,有谜一样精神世界。张太雷是个学霸,爱好体育和军事,是个热情缜密的理工男。恽代英儒雅渊博,是偶像一般的人物,教得了学问,也开得起玩笑,是学生心中的“神仙”导师。
“要在深度挖掘党史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和艺术转化,”宁敬武认为,这是《觅渡》最独特的地方,他希望,全面深度呈现“常州三杰”的内心世界,传递一些具有当下性的东西,让现在的年轻人获得深度共鸣。
在深挖人物个性的基础上,影片新颖的叙事手法获得了很多赞誉,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办原处长、党史专家常浩如说,《觅渡》创新性地将“三杰”故事纳入一部影片中,以非单元式结构表现,灵活运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光辉事迹,带领观众重温百年前中国青年的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
“《觅渡》不同于一般的传记电影,让人索然无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国芳分析,“影片以瞿秋白为视角,以‘寻觅’为线索,串起三杰从‘觅渡桥’出发寻找真理和革命道路的人生故事,这种张弛有致的叙事结构,提升了故事的节奏和审美的张力。”
作为中国革命史上彪炳千秋的伟大人物,“常州三杰”的故事耳熟能详,《觅渡》何以脱颖而出?
沈国芳认为,影片以诗意的演绎,还原百年前的生活日常,使人物形象更具烟火气息。
“瞿秋白哪怕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也出口成章。在和爱妻杨之华分别时,他们约定在日记本写下心里话,日后相见再看。入狱后,瞿秋白在狱中刻印章,写诗文。”这些细节让沈国芳觉得很浪漫,“影片没有着力表现斗争的腥风血雨,而是用诗意化的手法,将百年前生活与当代人的情感拉近。”
对于常州三杰纪念馆副馆长冯昕来说,“觅渡”,是一份乡愁,更是一段红色记忆。《觅渡》之名源于常州的觅渡桥,这座古桥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即将分别的少年秋白和太雷在桥头互道珍重,志同道合的“三杰”在桥上奔跑为觅到渡己渡人之道而心生欢喜,熟悉的场景让冯昕倍感亲切。
新颖的镜头语言同样令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印象深刻,他用“一杯清茶”“一盅烈酒”“一盏油灯”“一杯咖啡”来概括,“三杰”的君子之风、斗士品格,对当时民众的启迪以及留给后世的大爱。
百余年风云变幻,青春内涵也不断更新拓展。《觅渡》如何跨越时空连接当下年轻人?
在影片中,恽代英饰演者谷嘉诚的母亲正是恽家的后人,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柳认为这样的设置很巧妙,“暗含了传承的意思。”杨柳建议,在时空层面上进一步开掘,解读觅渡桥小学与人物之间的故事、觅渡桥下的运河文化等等。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潘讯认为,“三杰”自带“跨文化”的特性,跨越中西、跨越古今,他分析,“三杰”均成长于常州,年龄接近,都接受过大学教育,都精通外语,学贯中西,有过海外求学的经历,最后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参加了革命。“这是20世纪初进步知识分子的路,是‘三杰’内心世界最大的时空场域。”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建议大家通过《觅渡》解读人性、解读青春、解读常州,“把主人公还原成普通青年,以励志的主题去阐释。”汪政觉得,影片每个细节都值得推敲,完全可以把相关的段落抽离出来进行网络传播,“要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在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梁勇看来,《觅渡》落脚在“寻找”上,“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寻找什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寻找什么?”梁勇说,百年党史和伟大建党精神,是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要善于挖掘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