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展览解读|长羽毛的恐龙

发布时间:2021-07-22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展览时间:2021年6月22日——8月22日

展览地点:常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

主办单位:常州博物馆


之前介绍了中生代的“庞贝城”——热河生物群,以及展览中几件来自热河生物群的鹦鹉嘴龙、伊克昭龙和古兽的化石。大家还知道了鹦鹉嘴龙是一类亚洲特有的恐龙,而伊克昭龙是一类水生爬行动物,并不是恐龙。


 

展厅 (史康/摄)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鸟类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众所周知,鸟由爬行动物演化而来,那人们是如何发现并认识“从龙到鸟”之演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先从“具羽毛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说起吧。

 


早在1868年,英国古生物学家赫胥黎就提出过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但当时并没有直接证据。后来在德国发现了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特征的始祖鸟,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提供了佐证。更重要的是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了一系列身披羽毛或似羽皮肤衍生物的恐龙,如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小盗龙(Microraptor)、近鸟龙(Anchiormis)等。它们的骨骼明显属于恐龙,但是它们身上却出现了羽毛和类似羽毛的结构,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同时也让人们找到了一个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有力证据。


此次展览就有这些具羽毛恐龙的化石哦~


【近鸟龙 Anchiornis

近鸟龙是一类小型具羽毛恐龙,属于手盗龙类伤齿龙科,产于我国内蒙古中晚侏罗世玲珑塔生物群。其前后肢上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专家推测其羽毛的颜色可能相当华丽,而且可能具有滑翔能力。

 

展品: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 Xu et al.,2009)化石 晚侏罗世

(润龙/摄)


 

展品: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 Xu et al.,2009)化石 晚侏罗世


 

近鸟龙 复原图


赫氏近鸟龙是第一个被精确鉴定出羽毛颜色的恐龙。这种恐龙整体呈现灰、黑色,具有红棕色的羽冠,头顶羽毛基部呈黑色,面部羽毛主要为黑色,散布着红褐色羽毛,前后肢长羽毛为黑白相间,以条纹方式排列,后肢为灰色羽毛,脚掌、脚趾为黑色羽毛,还有黑光发亮的醒目翼尖。

 

 

展品:秃鼻乌鸦、小嘴乌鸦、大嘴乌鸦 标本


近鸟龙身上黑光发亮的羽色与现代乌鸦反射出金属光泽的黑色亮羽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在展柜中放置了3件现代乌鸦的标本。不过大家要注意,近鸟龙与现代乌鸦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类群。


【小盗龙 Microraptor

小盗龙的拉丁名意思是“小型盗贼”,是一类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时期的小型驰龙科恐龙,身长不到1米,身披羽毛。它们除身体覆盖一层厚羽毛外,尾巴末端还有钻石状羽毛扇,头部具有高耸的羽毛冠饰,类似于某些现代鸟类,比如北美的黑啄木鸟。

 

展品:小盗龙(Microraptor sp. 化石 早白垩世

(润龙/摄)


 

小盗龙 复原图


小盗龙可能像鸟一样栖息在树上,也可能喜欢在树林里滑翔并捕食湖泊中的鱼类。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是一类小型肉食恐龙。中华鸟龙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展品: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 Ji et Ji,1996 化石 白垩纪 (复制品)


 

中华龙鸟 复原图




上面几种恐龙都有羽毛,鸟类身上结构精巧的羽毛又通过其恐龙祖先一代代遗传和选择而获得。羽毛的功能也从最初的保暖、炫耀演变成为飞行提供升力。

 


恐龙腿上的羽毛最早可能用来御寒,后来变成真正的飞羽,用于辅助飞行,并一直在早期鸟类中保留,直到鸟类演化的某一阶段,脚上的羽毛才退化成了鳞片。


从下期开始,“腾飞之龙”展览解读连载将进入鸟类阶段。当具羽毛恐龙演化为早期鸟类后,又是怎样一步步进化,最终成为现生后裔的今鸟型类的?请大家持续关注


部分照片由史康、润龙、陈列部摄,部分图片由学术研究部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