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线上赏析(三十)

发布时间:2021-04-25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州博物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成果,持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云展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让人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异彩纷呈的精品文物,用文化的力量鼓舞士气抗击疫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常州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高产之地。

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而常州,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其市区内的特色便是沟河纵横,桥梁众多,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便从常州城内穿过,在这种条件下,船便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因此常州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造船的记录,距今约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就出土有木桨和木橹,在当时,常州境内湖沼水网纵横分布,水域比现在更为广阔,行船便成为了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江南水乡既有大船也有小船,小船是为生活服务,轻便灵巧,典型的便如常州博物馆典藏的这件红陶篷船,长33厘米,宽7.7厘米,高6厘米,船身首尾较狭窄,中间宽,平底,分三个舱室。船头加有船头板;船中部有篷,篷表拍印芦席纹;船舱中有一活动隔板,板上有一凸钮。

篷船是水乡的一种特殊水上交通工具,其构造也较讲究,船沿通常较高,船舱铺有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备有用竹木精制的枕头。船上有船篷,有的全套船篷,一般有八扇,其中四扇固定,四扇可以开合移动。船篷用竹蔑编织而成,呈拱形,中间夹着竹箬,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牢固耐用。在第二、四道活动的船篷移开后,两边有“舱沿板”扣在固定的船篷上,就形成船窗,挂上白色的窗帘,黑白相映,更显雅致。

常州博物馆藏的这件红陶篷船为金坛一座三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为当时的一种模型明器,顾名思义便是专门制作为随葬而用。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汉代观念一改前代过分注重神秘主义的思想,而以生活化、实用化思想为主,人们不仅用生时所喜好的文物陪葬,还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如汉墓出土的各种农庄、陶楼、陶院落、陶猪舍、陶狗、陶壶等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了当时的建筑形式,因此汉代的模型明器成为汉代人生活的缩影。

作为模型明器,大多陶制,烧制火候较高,因此呈现红色,模型明器因为只用于随葬,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许多中下级平民墓葬中的模型明器制作并不精致,不求精雕细琢,只求满足基本的造型即可。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