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古镇申遗】地名中的水文化印记——武进寺墩、淹城与焦垫(焦溪)

发布时间:2021-03-22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

古往今来,苏南地区的地理环境虽然有很大的变化,但总的说来,水域众多是一以贯之的地理传统。居于此间的人们适应水、管理水,居住出行饮食等很多方面都留下了浓厚的水文化印记。常州武进是江南水乡之一,她有很多地名都体现了人类适应和改造水环境的行为。其中,寺墩、淹城与焦垫三处地名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而格外有名。

一、 寺墩

属于良渚文化(距今 5300-4300 年)的寺墩遗址位于今武进区郑陆镇。其形制颇为独特,中心为一处直径约100米、高约20米的椭圆形人工堆筑的土台,土台四周有圆角方形河道环绕,河道之外为数个独立的高地,上面分布着良渚文化墓葬。在土台之外,地势逐渐平缓降低,分布着草塘浜、窑墩浜、龙兴浜等断续环绕的河道。“浜”是小河沟的意思,可以想见在远古,寺墩一带当是河道纵横。根据环境考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的太湖平原东部属于滨海低地沼泽,先民们为了避水,不得不择高而居、葬。

像寺墩这样的良渚文化遗址在太湖平原有很多。今常州境内就有寺墩、圩墩、象墩等。与郑陆镇毗邻的江阴辖区内的璜土镇有同为良渚文化的高城墩遗址。高城墩遗址也是一处人工堆筑的高土台墓地,今天仍可在其四周见到不少水塘。可见,早期先民为适应水环境而利用自然之丘或人工堆筑墩台,并相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类活动遗存。

二、淹城

武进淹城遗址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遗址。该遗址位于湖塘镇西南部的淹城自然村,东南濒太湖,西南与滆湖为邻。该遗址名“淹城”,位于“湖塘镇”,又“濒临太湖,与滆湖为邻”,水环境显而易见。淹城遗址形制奇特,分子城、内城、外城及外城郭四部分,其中子城、内城、外城的城外均有护城河,实为一座“水城”。《说文解字》:“淹,从水,奄声。渍也,滞也。”淹城,顾名思义,就是一座浸淹在水里的城。从淹城还想到另一个地点,西周时期青铜器史懋壶与伯姜鼎的铭文中提及一个叫“湿宫”的地方,周王在此赏赐内务官员及女性贵族。西周史专家李峰指出,按字面解释,它所处的位置十分接近低处洼地。

与寺墩反映的避水择高而处不同,“淹城”“湿宫”显示的是人类在低洼潮湿处带有特殊目的的营建行为。

淹城这样的地名非武进独有。既然环太湖地区河流密集、湖荡众多,基于相似的地理环境、命名原则而出现的地名自然会有许多。《说文解字》:“渰,从水,弇声,小雨溟溟也。”渰作动词时,通淹。如“渰没”(淹没);“渰杀”(淹死);“渰烂”(因水淹浸而沤烂)。与“淹”一样,带“渰”字的地名通常也是低洼之地。今溧阳有“濑阳渰”“沙涨渰”;宜兴有“都山渰”;湖州有“无胥淹”。

三、焦垫(焦溪)

今常州天宁区焦溪镇在明清时期隶属常州府首邑武进县,该镇“一望三县”,地处澄武锡三县交界。历史上,关于焦溪的名称主要有四种:焦店、焦垫、焦塾与焦溪。

焦店”出现的时间最早,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成化重修毗陵志》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万历常州府志》在“乡都”中记载的都是“焦店”,隶属于大宁乡。

清《武阳营建舆地全图·武阳全境图》中的“焦店”

“焦垫”这一称谓首次出现是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的《崇祯江阴县志》卷一“河渠”中,“青暘焦垫诸水,任其流入夏港,远为朝拱,作第二重城垣”。

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常州府属全图》中的“焦垫镇”

自明代开始,“焦店”与“焦垫”可能长期并存于文献记载,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各代《毗陵志》《常州府志》这样的官方志书中介绍区划和地名的“乡都”中所出现的都是“焦店”,《崇祯江阴县志》中虽然出现了“焦垫”,但只是在“河渠”一节中,其后直到 1878 年的《光绪江阴县志》的“镇保”和 1879 年的《光绪武进阳湖县志》的“乡都”中“焦垫”才作为官方地名出现。由此推测,清代中叶以前,作为官方名称出现的都是“焦店”,这大概与“焦店”本身的含义有关。“店”字,与“市镇”中的“市”字相当,市的别称中除了店,还有步、埠、集、场、行等等。“市”顾名思义,就是“买卖所之也”,唐宋时期的乡村要道上就因商品交换的需求形成了草市,草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便可升级为镇。店是市的别称中一种较常见的称呼,在北方尤为普遍,江南地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店,如武进的闞店、焦店、潘家店,无锡的彭店、徐店、曹店、唐店、何店、应店、袁店、凌店与上店,都是乡村中小有规模的市镇聚落。

焦垫的“垫”字,《说文解字》释义“下也。”垫的字面意是指用东西支、铺或衬,使加高、加厚,说明所在地点地势低洼。焦垫地势标高只有2~5米,在常州东北隅一带本就属于地势低洼之处,正与这一名称相呼应。此外,“垫”与“澱”相通,具有浅湖泊的意思。由于焦垫在古时原本位于芙蓉湖北部湖区“毗陵上湖”内,并位于该湖西部,历经数百年开垦而成圩田。靠近江边的低洼之地也有杨家垫、苏家垫、吴家垫、王家垫、戚家垫、孙家垫、何家垫、顾家垫等以“垫”为名的地方。由此可见,“焦垫”应是根据当地地形地貌而衍生出的一个名称写法,大概由于与寻常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相关,因而较为常见也深入人心。相似的适应水环境而出现的地名还有湾与埂。古时江水来潮时,势头很大,为防止水患,从申港至三河口有几十个湾兜,如谢家湾、梅家湾、翟家湾等,以延缓江水出入流势。先民就在这些个湾兜里安居,形成了许多土高埂,如矮子埂、茅亭埂、小四埂、二龙山埂等等。所谓“埂”,是指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

“焦溪”之名是因此地多次发生火灾,当地人取溪水克焦火之意,改名“焦溪”,即今焦溪古镇。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相互交往中对不同地理实体识别而赋予的一种标签。地名的由来当然有多种,有根据地理环境而名;有为了纪念某桩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而名;也有根据早期国家名字而名,等等。苏南是水乡,故而反映水环境的地名格外多,并且“因水而名”的传统一以贯之。了解这些地名的含义,对于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具有辅助性作用。

(作者徐峰,原题《地名中的水文化印记—武进寺墩、淹城与焦垫》,载2021年3月18日“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配图系转载时增补。)

(市文保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