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线上赏析(二十九)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州博物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成果,持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云展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让人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异彩纷呈的精品文物,用文化的力量鼓舞士气抗击疫情。

家猪,是陪伴人类走过漫漫文明进化史的家畜之一。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保留了杂食性强、生长速度快、繁殖效率高等特点。体型上不断进化,主要是前躯和后躯的比例变化,野猪前躯大、后躯小,原始家猪前躯和后躯比例相当,而现代猪则前躯小、后躯大,越来越满足人类的肉食需求。现代学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推算,最早的家猪可能出现在28000年前,考古学家在距今约9000年前的一些遗址中也发现了家猪骨骼。

在距今6000年前后的常州圩墩遗址中,不仅发现有家猪骨骼,1985年还出土了一件泥质黑陶猪。这件陶猪长7.5厘米,宽5.3厘米,高5.2厘米,手工捏制而成,体型肥硕,猪头稍微侧斜,双耳前耷,眯着双眼,嘴巴略微张开,吻部及鼻孔刻画逼真,头颈间左右各有一个小孔,四条腿短粗,尾巴呈锥状,尾下还刻画有排泄孔。

圩墩遗址位于原来的戚墅堰区,是太湖流域西北部一处重要的马家浜文化史前遗址。自1960年发现以来共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反映了常州发达的史前文化。圩墩时期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先民在村落附近种植水稻,喂养家猪,同时以捕猎野生动物和采集水生植物补充生活所需。新石器时代,家猪不仅是重要的肉食来源,还被作为财富的象征用来陪葬,圩墩遗址有的墓葬中就发现了猪下颌骨,到新石器时代较晚期的墓葬或遗址中,集中放置猪下颌骨、猪头的现象更为多见。除此之外,猪还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礼仪用器,同样在我们常州就有发现。

在比圩墩遗址稍晚的新岗遗址墓葬中,就发现了一件泥质黑衣陶猪形尊。新岗遗址位于新北区三井街道曹桥村和钟楼区五星街道新岗村,沪宁铁路及沪宁城际铁路自西向东从遗址中间穿过,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先后经历了四次考古发掘,主要为崧泽文化遗存。其中,这件猪形尊不仅制作精美,且研究价值颇高,是太湖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类似器物,与江淮地区同类器有一定关系。

这件泥质黑衣陶猪形尊通长13厘米,宽5.8厘米,高5.9厘米,猪身体直立,双眼圆睁,长鼻大耳,嘴巴微张,獠牙外露,短尾上翘。猪背上有一长方孔,长3.7厘米,宽2.7厘米,腹内空心。腹部、颈部到前颅均刻有精细的纹饰,肩部的绞索纹是崧泽文化的标志性纹饰,腹部装饰也被认为是崧泽文化流行的编织纹的变体形式。猪形尊形体上具有原始家猪的基本特征,但又刻有獠牙,被赋予了野猪的特点,可能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祭祀礼器。

汉代陶猪以及陶猪圈的发现更为普遍,其实除了圈养,秦汉之前还主要以放牧的方式养猪,比如西汉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公孙弘,《史记》记载他早年“牧豕海上”,就是在野外有水有草的地方放猪。还有西汉的梁鸿,曾在上林苑放猪,后因误烧了人家房子以猪偿还不够,又以佣还债,感动了貌丑德贤的同乡女子孟光,成就了一段“举案齐眉”的历史佳话。西汉皇家园林可以放猪,北宋汴京城也可放猪,《清明上河图》上就绘有几头猪悠闲漫步的情景。后来猪逐渐退居乡村,几乎家家圈养,以备逢年过节宰杀享用,围观杀猪也成了儿时最为热闹的记忆之一。进入工业时代,猪被成规模饲养,除了食用的各类猪肉外,孩童对猪的认识大概是要靠文学艺术作品了。(博物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