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灵心妙手叠佳山,移尽天空片片云——常州戈裕良叠石(山)技艺

发布时间:2020-12-30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曾有百园之城美誉,特别是明清两代,常州拥有青山庄、蒹葭庄、来鹤庄、止园、近园、约园、东第园等诸多名园,园林中多假山盛迹,在江南文化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名园必有良匠,杰出的造园叠石艺术大家戈裕良就是其中的代表。

戈裕良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原是画家,后以造园为业,尤擅垒石叠山。他在大江南北留下了众多名作,如苏州的环秀山庄、南京的五松园、扬州的小盘谷、常州的西圃、仪征的朴园、常熟的燕园、如皋的文园等,巧夺天工,妙不可言,被时人敬称为“花园子”。

环秀山庄以假山之秀奇闻名江南

在假山设计堆叠中,戈裕良采用绘画技法,运石似笔,大胆落墨,小心收拾,悉符画本,追求意境深邃,讲究奇趣逼真,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以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为例,该园中假山峥嵘峻峭,奇峰兀立,崖峦耸翠,深壑曲涧,形态逼真,结构严密,可谓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曾高度评价道:“苏州湖山假石,当推此第一。”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一书中称赞:“环秀山庄深幽多变,以湖石叠成;而燕园则平淡天真,以黄石掇成。前者繁而有序,深幽处见功力,如王蒙横幅;后者简而不薄,平淡处见蕴藉,似倪瓒小品。”

山石如画笔,叠法通画法。燕园之美,妙在石韵山姿

近园悠然,步景观石,亦是人间盛事

戈裕良为什么能在垒石叠山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关键在于他既善于虚心学习前人经验,又不囿于前人章法,善于创新,独开新面。

戈裕良叠石(山)技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钩带法”。在戈裕良之前,堆假山均采用平衡等分法,即以条石界于湖石之上,强作维系,虽有佳构,终显矫揉造作。而戈裕良的钩带法,将拱券结构技术移植到假山堆叠中,石与石环环相扣,能以少量之石堆叠大型之山,既逼似真山,又可保千年不坏,把叠山艺术推上新的高峰。所以,清朝大学者洪亮吉将戈裕良与明末清初造园大家张南垣相提并论,作诗盛赞:“三百年来两轶群,山灵都复畏施斤。张南垣与戈东郭,移尽天空片片云。”

红梅公园笔架山,再现戈裕良叠石(山)技艺的天然神韵

自清中期以来,戈裕良叠石(山)技艺已经在常州传承250多年。为更好地保护这项技艺、传承工匠精神,近年来,常州不仅设立“戈裕良杯”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建成戈裕良纪念馆,还成立了戈裕良园林艺术研究中心,通过抢救性保护老匠人手作法、记录口述资料、开展师徒结对、推动传统艺术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让园林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扮靓龙城。今年,常州戈玉良叠石(山)技艺被列入天宁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者钱鹏,原题《非遗传承 | 常州戈裕良叠石(山)技艺:灵心妙手叠佳山 移尽天空片片云》,载2020年12月11日“常州日报”学习强国号。) 

(市文保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