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是99年前常州人洪深介绍到美国的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正在国内院线热映。不过,很少有人知道,99年前,就有中国人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以英文剧形式展现给美国观众。这个人,就是常州人洪深。本月,受中影国际影城新世纪店邀请,洪亮吉纪念馆(洪深纪念室)工作人员朱剑虹来到半山书局,为影迷和剧迷们讲述这一段历史。
洪深(1894-1955),著名导演、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创作话剧剧本50多部、电影剧本20多部,导演70多部电影和话剧,出版专著10多本,创办10种副刊和杂志,先后在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6所大学任教。郭沫若赞誉他“中西兼治”,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赞誉他为“剧坛先驱”。
朱剑虹老师介绍道:13岁以前,洪深都在常州学习。这段时光,奠定了他非常好的古典文学底子。之后,洪深离家到上海徐汇公学就读,后在南洋公学学习半年,1912年考入清华。在清华时,洪深就积极投身戏剧创作与演出活动。毕业后,他怀抱实业救国理想,进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专业是陶瓷工程。
1919年,激愤于中国内外交困,认为“戏剧是唤起民众的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是反映社会的X光,洪深放弃原专业,报考哈佛大学戏剧训练班。当时报考的学生有300多名,而录取的只有11位。洪深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专攻戏剧的留学生,师从著名戏剧教授贝克。在哈佛,洪深系统学习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演出的全部过程,并专门学习了表演艺术、戏剧及戏院经营和管理。为声援国内五四运动,他还创作了《虹》等多部作品。
1921年,种种机缘下,洪深与中国早期话剧倡导人、清华校友张彭春在纽约相识,两人合编了三幕英文剧《木兰从军》,洪深写了大纲和前5场,张彭春写了6至11场。“正是这部剧,让花木兰这一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舞台上,它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在纽约和华盛顿连演8场,大获成功。
1922年回国后,洪深开始了舞台艺术实践与探索。在中国话剧和电影草创时期,他确立了舞台表、导演机制,倡导男女同台表演,命名话剧,引进有声电影……他的一生,为中国话剧、电影、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