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高艺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校内论证汇报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0-09-03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8月29日上午8:30,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校内论证汇报交流会假座常州运河五号会议室如期进行。校长高慰、教务处、两系一部主任及助理、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等教学条线管理人员共计1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史冲主持。本次会议是在前期两系一部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滚动修订校内论证会的基础上,优化、提炼工作思路、亮点和做法,以期在集中交流研讨中大家互相学习,碰撞火花。

在艺术表演系--公共基础部--艺术设计系各教研室(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汇报过程中,虽然专业、课程不同,但每一个教研室都不约而同地注重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审美能力”;重视“专业之间的交叉、融通”;筹划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改理念和实施构想。

一、表演专业:专业引领,多元发展

声乐、器乐教研室同时提出为厚实学生基础能力要增设视唱练耳课程,在此基础上声乐方向提出“在玩中学”,“以乐促学”的教改理念,建议引进应用型钢琴教师,在本专业学生中组建流行电声乐队,引导学生专业学习、跨界发展;器乐方向建议增设室内乐课程,促进器乐专业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化、多元化发展;舞蹈教研室调优调整课程,建议:增设(舞蹈)作品欣赏课,拓展学生视野,夯实学生舞蹈基础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并对毯技课、剧目课进行课时合理调整。播音与主持教研室提出开设《新闻传播学》课程,融入网络传播课程,纳入实操项目;调整优化增设:曲艺训练营(融入有声语言作品课程)、网络直播训练营(匹配网络直播课程),培养学生网络直播思维与电商技能;建议优化、精准实施学生舞台礼仪、表演审美的养成,提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角度、全时空支持学生学习。

二、公共基础:人文拓展,跨界融合

语文备课组代表公共基础部作了《唯变所适革故鼎新生机盎然》的汇报。他们提出深化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参与”方面,提出研习优秀文化作品、搭建传统文化活动平台、构建本土的校本课程、创设课堂综合实践课程等举措;他们将语文学习的15个专题细分三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以经典案例学习为抓手,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养成,最终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设计专业:瞄准市场,专业融通

环艺教研室提出依托专业《导学手册》,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全程引导、激发学生专业兴趣。通过两个案例,阐明加强项目制作和设计思维的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推进专业与文化的融通,以及与服装等其他设计专业、表演专业跨专业融合培养人才。工美教研室提出夯实基础素描、推进项目化教学、开发专业(方向)素描、加强专业间融通与合作的教学构想,对于动画素描更是提出强化多角度绘制、加强结构素描、三点透视练习具体措施。平面教研室提出从课程、资源、教师等多方面立体、多元地调动学生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情感。提出课程任务包的操作建议,强调教学任务的分层、作业的梯度与数量、案例与资源的甄选等,提升教学的规范性和含金量。动画教研室提出软件学习、造型能力并重,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即造型+创意表达)。着力于学生动画思维培养、动画技术能力培养、创意表达能力培养。并提出工作室改革、教与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改革等教改举措。服装教研室在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对口就业清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趣味性”为“支点”形成四个年级中由低到高不断完善“玩、做、展、秀”教学模式,他们提出兴趣引领、专业引导的教改思路;并提出课程体系整体构建、评价标准变革(个性化、多元化),重点抓学生审美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的教改举措。

四、凝练模式,辐射推广

艺术设计系徐军主任希望各教研室认真总结提炼,稳步推进,积极支持,不断深化,确保落地。他也希望学校能够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如变课时管理为任务包管理,变课程学分制为选修弹性制;推行课程任务包,鼓励引导团队建设。艺术表演系主任李茹提出一年级加强专业的兴趣引领;细化教学任务书,如分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体系等;借鉴设计思维课的模式,实现由点(问题提出)--实践解决—总结反思—素养提升的目标。

史冲副校长号召校级、系部、教研室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并凝练出通过汇报交流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教改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专业学习热情、点亮他们的人生;借鉴《室内设计导学》,编写本专业的导学读本,全程引导学生学习;所有专业要紧扣核心素养,强化基础(思维、实践、审美)能力培养;深度推进不同专业和学科交叉和融合;坚持专业学习与创意思维协同的项目化推进;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强化教学过程全程化管理;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转变思维,集成推进

高慰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他提出教研管理团队要有情怀,要善于学习(如思维导图的应用)、自我加压,致力于团队建设。他提出“两强”目标,即教管团队不仅要专业强,还要管理强。提出关注、加强“专业融通”(如民间工艺+包装设计、主持播音电商主播+影视后期等),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三创”素养。他还适时对各教研室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在会议总结阶段,他希望大家深刻认清两个转变:  

第一,从理念和散点的创新的转变开始向系统的策略与方法集成创新转变;

他说:每个教研室在汇报过程中都有自己在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创新点,有理念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但这都像散落在地上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教学管理层即系部、教务处要做的是“如何通过整合、方法的集成把它们串成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能发生催化作用的美丽的项链?也就是办法或策略的集成,以形成有系统的教育合力,以便整体推进。”

第二个转变,从个人的、基层的、散点的工作推进变成管理层和团队式的整合推进。

他接着说:大家在交流研讨过程中都感受到各个教研室和部分教师都有很棒的改革和创新点,但面对新形势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要的是两系一部教学管理者先从系部层面的这些个人和团队的创新点按照内在关联,有机整合成为本系部教育教学推进的集成体系,从而形成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受益的共享平台机制;而教务处和校部则要从更高的层面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制定系统的策略体系。在全校形成一个教师的资源共享,包括学生共享的更大的平台。这就是管理层的整合推进。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任务,人才培养制度在这样一种系统支撑下,就一定会得到一个整体的推进。

最后,他希望大家乘热打铁,尽快拿出本教研室(组)的发展路径的思维导图。他对教学管理团队提出两个建议:尽快进行教师的全员培训,选择代表性的教研室宣传教改的理念、方法、路径、策略;系部、教研室还要召开本部门全体教师会议,统一认识,明晰目标,集成推进……高校长的讲话引发在场与会者深深的思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教学“改革”势不可挡,“改变正在发生……”。相信随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常高艺必将拓向蓝海,更臻美境。(常高艺)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