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守护生命 志愿有我——常州博物馆举办志愿者急救培训沙龙

发布时间:2020-09-03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提升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具备为他人施救的能力,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在四楼会议室举办“守护生命  志愿有我——常博志愿者急救培训沙龙”,志愿者么丽主讲,18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主讲人么丽为常博志愿者、勤业中学校医,2014年取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书”,曾多次参与急救员培训。培训内容分为急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规范的急救操作,在遇到他人有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科学施救,对抢救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训沙龙上,么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心肺复苏术的概念,强调了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和心脏复苏(CPR)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步骤。她还讲述了CPR抢救的安全评估,翻转伤病员的方法,施救者体位,伤员复苏的指标,让大家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哪些情况下需进行人工呼吸,以及两种情况的动作要求、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等。理论授课结束后,么丽利用模型现场示范“徒手心肺复苏术”,为大家重点讲解了急救规范用语、急救姿势、手法及相关要求。通过么丽老师手把手的专业指导,志愿者一一体验了心肺复苏术的实际操作方法。有志愿者主动请缨作为“模特”,方便大家模拟急救,增强了实际操作的临场感。在沙龙结束时,么丽老师总结道:“紧急救护需要谨记六个字:安全、规范、有效。”志愿者表示,通过这次学习,真正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对病人而言,心肺复苏术实施得越早,抢救的成功率就越高。

本次沙龙既是一次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一次专业应急技术的传授,提高了常博志愿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学习和实操、聆听与提问、正确与错误动作的辨析,大家掌握了一项在危急关头能将处在死亡线上的生命拉回来的实用技能。短短两个半小时远远无法满足志愿者内心对知识的渴求,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的志愿者们纷纷提议下次沙龙活动能有机会学习包扎、止血、自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救护知识。学无止境,志愿者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为自己,也为他人。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