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清逸绝尘——常州博物馆志愿者陈玲美

发布时间:2020-07-22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陈玲美,常州博物馆志愿者,2017年“最佳服务质量志愿者”、2018年“年度志愿人物”。

陈玲美,是新北区万绥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度过了31个春秋。对家乡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感、希望拓展学生视野的责任感驱使她报名成为了常州博物馆的志愿者。在她的激情感染下,学校、博物馆都成为她传道授业的讲堂,常州、岚皋见证着她志愿精神的绵绵延伸。

一、清可绝尘去,浓能溢香来——志愿服务的播种者

59路公交是陈玲美往返家与博物馆的摆渡之舟。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她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往博物馆的路上。单趟两个小时的车程,她都用来背讲解词、磨稿子,所以“一点不辛苦!很快就到了!”2017年的国庆节,她在博物馆整整待了7天,2018年、2019年两个春节的大年初一,她也全都在志愿服务中度过。业余时间,陈玲美推掉了所有的朋友邀约,把时间全都“耗”在了志愿服务上,活跃在讲解、社教活动岗位上。2017年度,她累计往返博物馆近百趟,年服务时长达300多小时,成为常博志愿者团队中服务时长No.1;2018年,陈玲美支教岚皋,将博物馆文化带到千里之外;2019年,支教工作延续,虽然只有寒暑假才能到馆服务,她的服务时长依然在团队中遥遥领先。

(一)展厅讲解,一马当先神采飞扬

有职业素养打底,陈玲美成为最早通过讲解考核的志愿者之一。每每在历史厅讲解,她总是声音洪亮、情绪饱满、全情投入,极富带动性和感染力,引领观众沉浸于常州的历史长河之中。尤其是在讲到“齐梁故里”版块时,她更是神采飞扬,热情为观众讲述那个富有魅力的时代和那些文采风流的帝王们,往往介绍完万绥现存的齐梁历史遗迹后,她还会自豪地加上一句:“我就来自‘齐梁故里’万绥!”

不管工作再忙,她都会参与每一次大型特展的讲解工作,她的年度讲解场次曾高达100多场。2017年,“中华文明之光——河南博物院藏瑰宝展”时,她一天讲解7场,直到嗓子嘶哑;2018年,“天山牧歌——伊犁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展”时,她身着哈萨克民族服装盛装讲解,并在博物馆志愿服务中度过几乎整个春节;“丝路遗珍——甘肃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虫虫世界——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昆虫展”“金•玉•玲珑——大明王室的宝藏展”时,她的讲解场场爆满,收获大批“粉丝”;2019年,为了不错过“中国龙文化特展”,她特意趁十一假期从岚皋赶回常州参与志愿服务。

陈玲美讲解“金·玉·玲珑——大明王室的宝藏展” “天山牧歌——伊犁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展”

(二)培养新人,团队成长华秀梓旁

她在出色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还成为“萌新”讲解志愿者的“导师”。2018年,常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邀请她担任新志愿者指导老师,她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循循善诱、因人施教,经她指导的4名新志愿者全员通过考核并成长为讲解组的中坚力量,由此,陈玲美被大家称为“最强导师”。

2018年10月28日,陈玲美支教前最后一次到馆服务,许多志愿者自发来到博物馆为她送行,尤其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四位“徒弟”,以接龙讲解的形式表达对她的惜别之情。展厅结尾,在观众的见证之下,陈玲美带领在场志愿者重温了志愿者誓词。这场送行活动简朴、温馨,却处处让人动容。

陈玲美(中)与指导过的讲解志愿者

(三)源深润广,为学生搭建知识桥梁

作为一名教师,陈玲美敏锐地发现,乡村的孩子课外活动、课外阅读都比较少,参观过博物馆的孩子更是寥寥无几,在见识和阅历上与市区孩子有很大差距。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校的孩子们共享博物馆优质文化资源。

2017年起,她成为了常州博物馆与万绥小学孩子们的桥梁。每当寒暑假或新展览开幕,她都动员家长和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她说“只要你们去博物馆,陈老师一定亲自给你们讲解。”从此,不管人数多寡,不论阴雨晴明,只要是跟陈老师约定了去博物馆参观,她一定早早地到馆等候,一到三层挨个儿地领着孩子们看全,让他们拓展思维,收获书本以外的知识。

陈玲美带自己的学生参观博物馆

(四)教育服务,绽放教师的职业光芒

陈玲美将教学和志愿服务打通,将学生和观众巧妙结合。2017年,常州博物馆首开“倾听中华文明”项目活动,以开放式小课堂的形式,通过讲解与当期展览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引导小观众认识相关文化,引发参观展览的兴趣。陈玲美参与了“不得要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龙城那些事儿”三个主题活动的策划和主讲工作。“不得要领”让小朋友们了解了一个成语的诞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则与明代的航海壮举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有关;“龙城那些事儿”反映了常州历史和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几年来,陈玲美共主讲活动约30场,惠及观众近千人。她讲故事,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澎湃,将历史故事讲得精彩生动,为小朋友们参观展览、理解展览内容打下了基础。

陈玲美主讲“倾听中华文明”教育活动

2019年暑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题展”在常州博物馆开幕,为增进青少年对展览的深入了解,博物馆举办了“两爬动物知多少”暑期夏令营活动。陈玲美参与蛇类专题的主讲工作,教学经验丰富的她快速查阅相关资料,用两周时间拿下这一主题。从蛇类的科普知识,到历史上人们对蛇的崇拜,陈玲美都做了大量知识储备。在展厅蛇类标本区,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常州地区常见蛇类,她的导览引人入胜;在课堂上,她把伏羲女娲、龙图腾、玄武等与蛇有关的图像一一讲述,扩充着孩子们的知识面。

二、独秀君知否,香飘云天外——志愿精神的播种者

2018年10月,在获悉常州市与安康市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招募支教老师时,她无惧年龄的劣势,克服家庭的牵挂,主动请缨报名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的支教工作,在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常博志愿者们自发为陈玲美老师饯行

(一)物质扶贫,暖若冬日之阳

岚皋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发,是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3。在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摸排过程中,那些不幸的境况,让她心情十分沉重。有孩子跟她说“老师,我想穿一次凉鞋。”有孩子从小到大没有过一件新衣服……陈玲美的心狠狠揪着,同时也被这些孩子们的质朴、顽强、乐观打动着。她开始自费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送给贫困学生。为募集更多的资金,她在常博志愿者群和朋友圈中发起“冬日暖阳温暖包”捐赠活动。出于对她的信任和敬重,志愿者们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周的时间,共募集8000多元,购买了80多个温暖包送到贫困家庭孩子们手中。在陈玲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常博志愿者加入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多位志愿者主动提出愿意与贫困孩子进行结对子帮扶。

2019年春节前,她为班里的两个贫困生里里外外买了新衣,让他们开开心心过新年。2019年国庆节,当时《我和我的祖国》热映,为了让岚皋二小所有没进过电影院的孩子看一次电影,她发动支陕在岚工作组捐款,最终让学生们如愿走进岚皋影院!2020年春节,她又为孩子们送上过节的新衣和学习用品,想让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孩子们脸颊。

陈玲美用日记记录常博志愿者参与“冬日暖阳爱心包”捐赠活动

(二)精神扶贫,不负“弘华”之托

赴岚皋前的那场离别会上,陈玲美说:“传播历史文化,是走到哪里都不能忘却的初心。”离开常博、走出常州的陈玲美,有一个特别的想法,她要将博物馆的教育项目带到岚皋,给一千公里以外的孩子们继续宣讲历史文物、传播悠久历史文化!在城关二小,陈玲美在全校开设“陈老师带你看常博”课堂,为全校师生巡回讲解常州历史和文博知识,激励孩子们长大后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中去。活动得到学校的支持,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许多学生说:“长大以后要到常州博物馆来找陈老师!”

陈玲美在岚皋城关二小开设“陈老师带你看常博”课堂

2019年初,陈玲美的支教活动和“冬日暖阳”义举受到常州博物馆弘华党支部的关注,党支部从陈玲美那里了解了岚皋二小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决定请陈玲美牵线搭桥,向她支教的班级捐赠图书,建立公共图书角。陈玲美根据教学经验,细心地列出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清单供党支部参考。2019年4月和5月,常州博物馆弘华党支部分两批向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二年级4个班级学生及老师捐赠图书731本,这些图书包括博物馆出版的展览图录、自然科普图书,以及儿童文学、自然科学、中国历史类图书等。陈玲美郑重地将图书交到学生及老师手中,并一个个班级、一本本书向学生介绍书中的内容,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争相阅读的开心劲儿,她觉得自己思念家乡的痛苦早已烟消云散。

陈玲美代表常州博物馆弘华党支部向岚皋二小捐赠图书

2017年,陈玲美荣获常州博物馆“年度最佳服务质量志愿者”称号;2018年她的事迹被常州《新周刊》大幅报道,这一年,她还荣获常州博物馆“年度志愿人物”称号。三尺讲台谱春秋,博物馆里绽韶华。从万绥走进常州博物馆,一场场的讲解,是陈玲美对家乡历史文化最长情的告白;从常州走到岚皋,陈玲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常博志愿者的风采,为一千公里以外的孩子编织一个明媚温柔的江南之梦;从岚皋回到常州,陈玲美又按时出现在59路公交车上,窗外的景物像老朋友一样熟稔亲切,见证着她的常博志愿服务之旅……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外表朴实无华、低调内敛,香气却清逸绝尘、播撒久远,这正是陈玲美的真实写照。她既是志愿之花的播种者,更是志愿之花守望者,有她的精心浇灌和细心呵护,志愿花园必将时时繁花似锦,春暖人间!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