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博展览解读|杰夫·佛可思镜头下的玛雅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美洲文明是人类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住民文化更是悠久厚重、质朴绚烂。曾被后人称为印第安人的美洲原住民,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三大美洲古文明。古老的城址、缜密的历法、精湛的石雕、奇妙的文字、高耸的金字塔等等,均反映了美洲原住民文化之高度发达。如今,美洲原住民的后裔仍然在其热土上精心耕耘、繁衍生息,继续谱写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命之歌。

美国摄影家杰夫•佛可思(Jeffrey Jay Foxx),1942年出生,曾为联合国、美国基金会等机构服务,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著名的《生活》、《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家,情倾于拍摄美洲原住民的生活。以他作品为插图的《活着的玛雅》一书曾荣获艾耐斯菲尔德-沃尔夫奖。

常博新展“美洲原住民:玛雅、印加和北美土著——杰夫•佛可思摄影作品展”遴选了杰夫•佛可思100幅最具代表性的反映美洲原住民生活的摄影作品,分为玛雅漫谈、印加风情、北美土著三个单元。通过肖像、家庭、信仰、纺织、首饰、节日、遗址等题材回溯历史、反映当下,表现了摄影家对这一“西半球仍然活着的古代文明”的尊重和关怀,细腻展现了美洲原住民的勃勃生机和不竭的创造力。

美洲原住民:玛雅、印加和北美土著——杰夫•佛可思摄影作品展

展期:2020年7月7日——8月9日

地点: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本期展览解读,带大家欣赏第一单元“玛雅漫谈”的部分作品。

玛雅文明是美洲大陆最杰出的古代文明。玛雅先祖创造了美洲大陆唯一的文字书写体系,以及数学和天文体系。玛雅文明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建筑等诸多方面,都对世界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8至9世纪,大型的城邦突然被遗弃,玛雅古代文明消亡于丛林中。对此,人们众说纷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的灾难恐怕是主要原因,也有外族侵战、农民反抗、贸易通道阻绝之说。

遗迹·古代记忆

玛雅古代文明时间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697年,遗址主要分布在今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西、伯利兹及萨尔瓦多西部。

奥尔梅克头像摄于1986年

奥尔梅克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存在和繁荣于公元前300到100年之间。他们留下的谜团之一便是在这些没有石头的地区留下的巨石头像,大约有十英尺高。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搬运石头的。这些头像有非洲人的特征,

奥尔梅克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墨西哥地峡活动,散布发展他们的文明。他们崇拜美洲豹,一种昼伏夜出的野猫动物。许多宗教都建立在这种动物和夜晚等元素之上,奥尔梅克的原始宗教肇始了玛雅文明。

羽蛇神摄于1975年

这是位于墨西哥中部,靠近墨西哥城的特奥蒂瓦坎遗址。特奥蒂瓦坎文明约存在于公元600到900年间,是墨西哥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照片中的石头雕像是羽蛇神,这个长满羽毛的响尾蛇代表的神像象征着天空与大地的联系,其形象可能来源于墨西哥东南部以及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的神鸟凤尾绿咬鹃。羽蛇是玛雅和阿兹特克神话中重要的神。

科潘神像石碑摄于1991年

洪都拉斯的科潘,是玛雅文明的著名遗址,不仅以结构雄伟的科潘建筑闻名,并以出土许多精美的石碑雕像著称。这些艺术品及其上镌刻的文字,长期未被解读,直到俄国人Yuri Knorozov破解了玛雅文字的拼音系统,才知道这些碑雕记载了历代科潘王朝的历史和故事。

图中这件著名的被称为“H”的雕像,展现了古代玛雅人的典型服饰和装束。

奇琴伊察的金字塔摄于1983年

这是墨西哥奇琴伊察古迹,是尤卡坦半岛上玛雅文明较晚的一处考古遗址,约兴盛于公元1000年,在西班牙入侵前被遗弃。

图中可以看到金字塔宏伟的结构,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摄影家在清晨捕捉到了这一美景。

奇琴伊察的武士神庙摄于1983年

这是一座奇琴伊察的武士神庙,在这里能看到用活人祭祀、放置心脏的石头人像。活人祭祀仪式通常在台阶上方举行,人们把祭祀者从台阶上扔下。

这些武士反映了源自墨西哥中部的托尔特克文化的影响。托尔特克人曾在公元1100年左右入侵尤卡坦半岛,展现了其军事扩张性。

现世·传统与时代变迁

如今,玛雅文明的后裔仍然世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以家为宗,以族为本,保持着最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男耕女织,心手相传。他们穿着祖先创制的服饰,在唱诵顿踏间,将传统的精神继承传扬。

玛雅女人典型的笑不露齿摄于1992年

这个女人穿的危地马拉的传统节日服饰,其特色之一是精致的发带和流苏缠绕成的帽子,大约是从古代的羽毛状帽饰演变而来。她的衬衫袖子有背带织布机织出的锦缎花纹,而中间部分则用刺绣装饰。这种结合刺绣和织锦的技术反映出时代变迁给传统服饰带来的新影响。

圣地亚哥的绣花摄于2005年

照片上微笑的女人镶着金牙,她前面挂着的是一件结合两种工艺的传统服饰,背带织布机织出的衣服上,加以精美的刺绣图案。这些生动的小鸟是现代而非传统的图案。

衣服的样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严格的几何图形转变为更流畅合身的设计。这种设计应当是参考了设计书并照记忆来缝制的,不像传统的样式可以借鉴之前的成品。

赶时髦的玛雅姑娘摄于1990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危地马拉塔克蒂克,展示了三种不同样式的服饰,也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的选择。

右边的女孩穿着完全西式的衣服,中间的女孩穿着扎染的传统伊卡特裙子和商店买的衬衫,左边的女孩也是穿着传统的裙子和买来的上衣。服装的变迁如此迅速,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改变。

圣球示范摄于2010年

玛雅的体育运动“察察哈”(Chachaj),模仿古代的圣球运动。古代圣球有两队球员比赛,以臂膀触球,将之投入环内,比赛和表演之后,其中一队球员的生命要奉献给神灵,这在古代是一种荣耀。玛雅人很早就会采集橡胶树汁,然后混合一种花,浇到模子里,制成橡皮球。

全家福摄于2011年

这个来自萨马克农场的家庭开心地照着全家福,父亲是位农民,母亲是一位勤劳的编织者。这个农场的女人们有自己的合作社,照片中的妈妈很擅长推销她的编织品。她穿的白色衣服上有同色的编织花纹,这种技艺被称为影织,她的裙子则为扎染。摄影家说,这是一幅很棒的家庭肖像,能看出孩子们有多么爱他们的母亲。

教女儿做玉米饼的母亲摄于1993年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依赖的主食,南美高地是土豆,中美洲则是玉米。照片中的母亲用砂轮磨碎玉米,揉成用来做饼的面团。她身后的黏土烤炉是一块边缘稍稍翘起的圆形平板,这样有利于热的传播。如今,手工制作玉米饼的方式渐渐被机器所替代。并且,随着干净水源的开发和水处理系统的引进,水泵的使用让水罐濒临消失。

情窦初开 摄于1993年

这张照片在危地马拉库楚玛坦拍摄。玛雅的传统文化对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有严格限制,婚姻大多是介绍安排。随着公立学校和电视等渠道的文化传播,这一状况逐渐改变。照片中的两个将入少年期的孩子,穿着当地的传统服装,当摄影家让他们拉拉手时,男孩子准备伸手,但女孩子却羞涩地笑着将手缩回背后,他们还不习惯跟异性交往。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