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展览回顾·解读|舣舟亭图,三个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09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毗陵我里——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归乡特展”大家来馆参观过吗?

此展展出的唯一一件实物展品《苏轼舣舟亭图卷》,不仅是一幅由常州文化名人创作,描绘常州胜景的作品,而其背后涉及文豪苏东坡与常州的情缘、大运河与乾隆帝南巡、常州状元钱维城与乾隆帝的君臣之谊等历史人物与故事,更是常州文脉传承的重要见证。因此,这幅图卷的回归对于常州意义特殊。

《苏轼舣舟亭图卷》的产生,离不开三个相互联系的关键人物——苏轼、乾隆皇帝、钱维城。画作主题与著名北宋大文豪苏轼有关,要求作画的是南巡中的乾隆皇帝,奉命作画的钱维城是常州籍“状元”画家,他们都曾来到常州东郊通吴门外,系船于运河边。

苏轼舣舟亭,想必常州市民都不陌生。今天常州东郊,有东坡公园。舣舟亭是其中的重要景点,因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此系舟而得名。

今天的东坡公园景色

苏轼与常州的缘分很深。嘉佑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在琼林宴上结识了同年的常州武进人丁骘,宜兴(当时为常州属县)人蒋之奇、单锡。和蒋之奇约定一起卜居阳羡(常州宜兴县),苏轼产生了要去宜兴生活的想法。

熙宁四年(1071),苏轼离京贬任杭州通判,乘船赴杭,经过常州。熙宁六年(1073)年底,东坡到常州、润州一带赈济灾民,除夕之夜途经常州,系舟于通吴门外,留下了名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常见,不辞最后饮屠苏。

此时距东坡自熙宁四年至杭州为通判,已经度过了三个除夕夜。而这次,苏轼在去润州的途中,舣舟于常州城外东郊,在船上度过了除夕。

今天的东坡公园舣舟亭

乾隆南巡时新修的舣舟亭,太平天国时毁于火。1954年常州市人民政府重修,并以此亭为主建立东坡公园。1984年为恢复原亭面貌,又重建舣舟亭。

从熙宁四年(1071)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其间近三十年的时光,苏轼经历了人生的浮沉,也加深了在常州居住的想法。他在宜兴好友单锡家居住、游玩了近两个月,也两次委托蒋之奇购置田产。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后获赦移汝州,中途绕道又到宜兴。这年十月及次年,东坡两次上表乞居常州:“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朝廷获准后,他随即在常州居住了一段时间。

元赵孟頫苏东坡像

然而,元丰八年(1085)六月,苏轼又受诰命复朝奉郎。此后几经坎坷,元佑八年(1093)被远贬惠州、儋州,两年之后又遭贬海南,直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才得大赦。东坡自海南回来后,在常州顾塘桥畔的孙氏馆住下。病暑的东坡“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运河岸边“千万人随观之”,东坡道“莫看煞轼否?”及至七月病逝于孙氏馆,“满城上下,咨叹之涕”。

今天东坡公园内的洗砚池

洗砚池原位于苏轼终老地孙氏馆(后名藤花旧馆,在今前后北岸苏东坡纪念馆)内,东坡曾亲手栽种紫藤一株于池旁,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时移至舣舟亭附近。

后人为纪念苏轼,在他系舟处建立了舣舟亭。《咸淳毗陵志》载“舣舟亭对光华亭”,“光华亭在通吴门内街北”,可见最迟在南宋已有舣舟亭。又据《常州府志》,明代万历年间运河改道,原来的河面筑了文成坝,运河沿文成坝绕城半圆形,舣舟亭随之向西略移,其地名也随之改为“苏步”。清初时,舣舟亭已近荒毁。直到乾隆南巡,舣舟亭被重建,才有了《苏轼舣舟亭图》。

清高宗自乾隆十六年(1751)起,先后六次下江南。

乾隆皇帝非常尊崇苏轼,他欣赏苏轼雄奇的诗词文章与书画,尊崇苏轼的博学广识,才华横溢,亦佩服他为官做人的心性和气节。南巡时只要附近有苏轼活动的遗迹,都要去凭吊、题诗。为迎接圣驾,常州当地的士绅和地方官重建舣舟亭,为方便停泊船队,将亭址南移,并在附近建万寿亭行宫。随后又将东坡终老的孙氏馆内的洗砚池移至此地,为万寿亭增添一景。

清徐扬乾隆南巡图卷二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博物馆(局部)

清朝时太后及皇帝生日,为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要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前排班行礼,地方官要率领在籍官员恭祝万寿。而在皇帝巡幸的地方建万寿亭甚为流行,常州建立万寿亭,也是当时兴建万寿亭潮流的一个缩影。况且将万寿亭和苏东坡舣舟亭联系在一起,构思巧妙,颇得乾隆欢心。

今天东坡公园内的万寿亭行宫遗址

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途经常州,其中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三十年(1765)第四次、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时,都写下了与舣舟亭相关的诗作。

现存于东坡公园内乾隆御碑

现存6块御碑,刻写了乾隆南巡时到常州写的6首御诗

1757年第二次南巡经常州到舣舟亭时,乾隆写下了《跋马过常州至舣舟亭进舟》: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

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

南来缘观民,詎为赏烟景。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

玉局强项人,想必未首肯。

山僧不解禅,念佛特清警。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

乘舻就前凸,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则王,不系问云影。

清郎世宁《心写治平》卷中乾隆画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常博这次展出的《苏轼舣舟亭图卷》绘于这第二次南巡之前,应是钱维城为乾隆临幸舣舟亭准备的应制之作。

此次南巡,乾隆至舣舟亭时驻跸万寿亭行宫,召见地方官员,了解政务,并为舣舟亭题写了“玉局风流”匾,苏轼因曾任“玉局观提举”而被后人称为“玉局”。乾隆还观摩了钱维城为其绘制的《苏轼舣舟亭图卷》并题诗:

玉局信风流,溪亭佳话留。

至今石岸侧,往往驻行舟。

文笔传高躅,家乡事道真。

亭桡亲印证,图外得其神。

一例野亭子,因蘇千载新。

岂知元祐际,大有畏称人。

岸柳金摇曳,春波玉柏浮。

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此次展览展出的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画芯。上有两次乾隆御题诗

直到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又经过舣舟亭,打开《苏轼舣舟亭图》,再次在图卷上题诗:“侍臣昔日图乡景,适在运河岸侧边……独怜写者古人事,写者亦今为古人。”此时,距离此画的作者钱维城去世,已经过了十二年。乾隆观景观画,不禁回忆旧臣,甚为伤感。

这位让乾隆帝怀念的旧臣是常州人钱维城。

明清两朝,常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鼎盛时期,人文荟萃,名士辈出。常州地方出现了许多以诗礼传家、科举兴盛的名门望族。钱维城所在的“七世毕儒冠”的武进钱氏家族,就是其中代表。

钱维城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九月二十三日,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稼轩,晚年自号茶山。他天资聪颖,九岁能为诗,十二三岁可作骚赋古文。乾隆十年(1745), 年仅二十五岁的钱维城殿试高中“一甲一名进士”,是为状元,随即“授翰林院修撰”,以很高的起点走上了仕途。除任内阁大学士之外,还曾官至礼部、工部、刑部等多部侍郎。钱维城秉承儒家传统,积极入世,行迹遍及大江南北,体察民情,勤事政务,悉心尽责,是一位正直的官员。

《钱氏宗谱》钱维城像

钱维城还是一位词臣画家。词臣即文学侍从之臣,是皇帝身边从事文书撰拟,为皇帝提供历史、文学、典章等方面咨询的官员。其中擅长丹青、诗赋,经常奉命作画,与皇帝诗文唱和者,可称为词臣画家。乾隆皇帝自幼在名儒帝师的启蒙下,有着深厚的汉文化根基,热衷于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同时,喜爱品题诗文书画,抒发鉴赏体验。宫廷画师们技艺高超,却往往不善文辞,仅以绘画作为职业,很难与皇帝形成互动。词臣画家学养深厚,作品的文人气质更迎合皇帝的审美格调,书画创作之余和皇帝在作品上诗文唱和更是得心应手,因此,他们的书画作品更得皇帝推崇。

清钱维城墨笔山水图(局部)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乾隆时期著名的词臣画家,钱维城在绘画与诗文创作上都具有极高造诣。他幼时就师从族祖母陈书习画,其花鸟画风格就直接来源于陈书。后转习山水画,受著名词臣画家董邦达指授,取法“四王”,上溯“元四家”,主要以中锋勾勒,干笔皴擦,浑劲苍厚中透出恬淡秀润。其诗文平淡中不失典雅,质朴中不失趣味,整范中不失性情。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评价道:“钱文敏维城诗如名流入座,意态自殊。”

清钱维城九秋图(局部)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钱维城才思敏锐,可以短时间内完成皇帝的命题作画。他的作品文人气质与现实写景兼具,对于诗画意境的把握深得乾隆心意。《御制诗集》中乾隆题钱维城画及赐钱维城诗达一百八十六首之多。乾隆甚至将钱维城比作倪瓒和沈周,有“倪沈视同遥”之句,足见对其绘画艺术的肯定与赞赏。相应地,钱维城侍君二十余年,兢兢业业,为乾隆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即便染病弥留,依然作画与皇帝唱和,以报知遇之恩。

钱维城病逝,乾隆闻讯十分痛惜。清代中期,依律一品以上官员才可赐谥号,钱维城为二品,为此乾隆特赐钱维城尚书之衔,谥“文敏”。此前,绘画史上得谥“文敏”的仅有赵孟頫、董其昌二人,可见这位“风流天子”对钱维城的皇恩之隆。

细品苏轼、乾隆皇帝、钱维城这三位“有故事”的人,想必大家已感受到其中无法言说的因果变迁。两个时代,三个人,因舣舟亭,增添了一层牵绊。

这幅画作本就与常州有不解之缘,随着岁月沉浮,几经辗转。而现今被常州企业家拍下,回归故里,呈现在广大常州市民面前。这是何等奇妙的缘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