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保中心召开《常州运河碑刻调查与研究》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06-30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为积极参与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系统梳理和研究常州运河碑刻遗产,6月29日上午,市文保中心组织召开了《常州运河碑刻调查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市文保中心副主任徐昕,常州博物馆、溧阳市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等单位业务骨干派员参加,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吴冬冬主持。
座谈会上,各单位围绕各自馆藏运河碑刻情况进行交流,系统盘点了运河碑刻的保护和研究状况。常州博物馆交流了武阳商会石匾、永义成码头、宋明名人墓志诸石刻。溧阳市博物馆交流了淳化阁帖石刻、汉校官碑、唐井石刻、乾隆平定青海碑等名碑。金坛区博物馆交流了院示漕规、重浚金坛城河记、重修本善桥记诸碑刻。市文保中心交流了同济桥碑记、五洞桥碑记、会馆类碑刻、长年医局碑记、盛氏义庄碑刻以及教育、慈善等种类运河碑刻。
常州市域范围内人工河道众多,有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常州城区段,有春秋运河胥溪、西蠡河(南运河),有丹金溧漕河、常州城河、金坛城河、溧阳城河以及运河重要支流孟河、北塘河等水系,运河水道沿线至今遗存碑刻丰富种类,数量众多。座谈会上经过深入交流和初步梳理,与运河相关碑刻不下百余种,是常州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
最后,徐昕围绕课题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分配、进度安排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和部署。徐主任强调几千年来碑刻从帝王将相的刻碑记功,到名门望族的庙碑家训;从文人墨客的石刻翰墨,再到市井草民的贞节牌坊,都表现出中国人对碑刻文化的浓浓情意。常州运河碑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常州历史文化最为鲜活的载体。我们要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统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延续常州历史文脉。
(市文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