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作品《大律师史良》剧本简介和专家点评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5月31日晚,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苏州赛区)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剧场圆满落幕,其中常州作品《大律师史良》喜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提名。该作品剧本由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言禹墨主创,之前曾获2019年江苏戏剧文学剧本评选二等奖,剧本主要内容如下:
1933年5月,中共领导人邓中夏被捕,他托人带出一张纸条,化名施义,请上海滩的大律师史良帮他打官司。史良对邓中夏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但是在询问过程中有所察觉,她内心七上八下,最终还是站在了正义的一边。
法庭上,史良与反动律师詹纪风唇枪舌剑,争取到邓中夏无罪释放。就在这时,党内出了叛徒,出卖了邓中夏。詹纪风与史良素有积怨,趁此机会,指示叛徒反咬一口,诬指史良勾结共党。为了不让史良受牵连,邓中夏坦然承认身份,就义于雨花台。史良由此认识到靠国民党的法律是争取不到人民的政治权利的,她从一个不出卖灵魂的律师逐步成长为一个关心政治和民族命运的政治活动家。
从此史良就积极投入到为中共地下党员的营救和辩护中,随着日本加快侵略的步伐,她更是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人成立“救国会”,呼吁国共联合,一致抗日。国民党悬赏5万捉拿史良,史良自动到苏州投案,史称“七君子事件”。在江苏高等法院的庭辩中,史良话语如刀,将连珠炮发问的审判长打成了哑炮。八个月后,国共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君子无罪释放。史良回到上海,在抗日烽火中又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在牡丹奖评奖现场,评委们一致对该作品给予了较高评价,意见如下:
史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的女性。
中篇苏州评弹《大律师史良》用三回书目,再现了这位传奇女性精彩的人生片断,塑造了史良正直勇毅果敢干练的律师形象,描述了史良不断追求进步的思想轨迹。
选材精妙,结构独特是此篇的一大特色。前两回《探监》和《庭辩》集中写了史良营救邓中夏的过程,从接案到庭辩,先有扑朔迷离,后有唇枪舌剑,始终惊心动魄。其中邓中夏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对史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具有象征意义。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感召,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正是这种力量驱使史良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她主动投狱,成为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第三回《投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看似荒唐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完成了史良思想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至此,三回书目形成了因果必然的逻辑关系。
此外,作品将史良与陆殿栋的爱情发展作为副线,又平添了结构的张力,亦使评弹增加了不少可看性和观赏性。
作品语言亦庄亦谐,文风朴茂。文学的精致表达与评弹的生动说表相结合,浑然一体。
获得提名后,该作品将进一步打磨,向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进行冲刺。(文研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