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秋白印象 | 同时代人眼中的秋白

发布时间:2020-05-31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即将到来的2020年6月18日

是瞿秋白同志就义85周年纪念日

时间洗涤一切

人类用文字将历史铭刻

我们在文山字海中追寻先贤的足迹

总是从同时代人的书写中

临摹出不朽灵魂的模样

清晰一些 再清晰一些

让这些模样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永不磨灭

杨之华  :    

我和秋白是在上海大学认识的。……当课堂里开始安静下来的时候,我看到秋白从人丛中走进课堂,走上了讲台。他穿着一件西装大衣,手上拿着一顶帽子,他的头发向后梳,额角宽而平,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与他的脸庞很相称。……他的神态安逸而从容,声音虽不洪亮,但即使站在课堂外的同学也能听到。……在讲台上,他滔滔不绝,把问题讲得很透彻;在会议上他的口才像快刀利刃,能说服人。……秋白写文章的习惯是不打草稿的,在思想成熟后,提笔就写,一动手写,就像瀑布一样地直泻下俩,其势不可挡,是那样迅速和猛烈,非一口气把文章写完不可。(原载《红旗飘飘》第八集,一九五八年七月版)

瞿独伊  :

瞿独伊:爸爸对我十分慈爱,不管多忙,只要有一点空就到幼儿园接送我和沈霞(茅盾的女儿)。……我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绘画、篆刻、音乐、戏曲、写作和翻译,门门都能来。(原载《新文学史料》一九八零年第二期)

瞿轶群  :

父亲是最喜欢他的,觉得他最聪明伶俐,常微笑着抚摸哥哥的头。……一九二三年初夏,哥哥到杭州来看我们了。……我发现他变了,他穿着西服,态度沉静,显得严肃,不像过去那样好说好动。他很少外出,只到烟霞洞去看过胡适。……在四伯父面前,他规矩周到,很讲礼节,不露革命者的锋芒。……我总是想,他在人生道路上历经曲折,而在人品上确是始终一片洁白如霜雪的。(原载《社会科学》一九八零年第二期)

周君适  :

秋白的性格沉默寡言,生活俭朴,相貌俊秀,但不喜欢穿着修饰,他的唯一爱好是读书。……秋白除了阅读子书和历史以外,还会画山水,刻图章,对诗词尤其喜欢,有时也看佛书。(原载《山花》一九八一年第七期)

郑振铎  :

秋白和我的岁数不相上下(他生于一八九九年)。在五四运动的前后,我们都不过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而他却显得十分的老成持重颇有些老大哥的样子,好些问题,我们不能解决的,总要请教他。他的筹划和见解都不像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是那么早熟而干练!(原载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八日《文汇报》)

李霁野  :

温雅而勇敢的态度,明亮有神的眼睛,从容而有风趣的谈吐,觉得他很富有诗人的气质。(原载《文艺学习》一九五零年第六期)

萧三  :

我认识瞿秋白同志是在一九二二年底,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我们走进一个大房间,屋子里人很多,其中有陈独秀、张太雷、伍廷康等,也有些不认识的。经介绍我认识了秋白同志。秋白同志聪颖,睿智,博学多才,谈吐文雅,一看便知是大知识分子。秋白同志待人非常和善,没有一点架子。(原载《萧三文集》一九八三年十月新华出版社版)

丁玲  :

后来,他们(施存统等人)带了一个新朋友来,这个朋友瘦长个儿,戴一副散光眼镜,说一口南方官话,见面时话不多,但很机警,当可以说一两句俏皮话时,就不动声色地渲染几分,惹人高兴,用不惊动人的眼光静静地飘过来,我和剑虹都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共产党员。(原载《丁玲文集》第五卷,一九八四年七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版)

许广平  :

从前见到的是留长头发,长面孔,讲演起来头发掉下来了就往上一扬的神气还深深记得。那时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宣传鼓动员的模样,而一九三二年见到的却是剃光了头,圆面孔,沉重稳重,表示出深思熟虑、炉火纯青了的一位百炼成钢的战士,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随时随地关心人民事业,寻找活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订正自己的看法,不倦地、谦虚地进行工作。(原载许广平著《鲁迅回忆录》,一九六一年五月作家出版社版》)

庄晓冬  :

秋白同志身为苏维埃中央政府委员,党中央领导人,但平易近人,待人接物一点架子都没有,像普通人一样。…… 秋白同志经常工作到深夜,……他三日两头发高烧,……有时他实在支持不住了,不得不卧床,但躺在床上还是要看文件,处理日常事务。他这种带病工作的忘我精神,实在令人感佩!(原载《新文学史料》一九八零年第三期)

茅盾  :

我与秋白相识是在一九二二年,最初只是文字之交。我从他的文章,猜想他是一个博学,思想锐敏,健谈,有幽默感的白面书生。后来,在上海大学第一次见到了他,果然人如其文:高挑身材,苍白的脸,穿一件显得肥大的竹布长衫。那时,他是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我是上海大学中文系的兼课教员。(原载《文艺报》一九五五年十二期)

夏衍  :

从仪表,从谈吐,乃至从他日常生活来看,秋白同志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常常穿一件灰色的哔吱袍子,平顶头,举止斯文得很,善于欣赏各种美好的东西,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他会反复背诵,逢人介绍,可以,当接触到工作,接触到理论斗争,他就一变而为一个淬厉无前的勇猛的斗士。……秋白同志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旺盛的斗争性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是从教条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来解释、宣传和鼓动,我以为这就是秋白同志的文风的特点。(原载一九五五年十二期《真理报》)

(三杰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