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考古去旅行——象墩遗址
发布时间:2020-05-29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象墩遗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杏村象墩上自然村,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良渚文化遗址,核心区域面积约6万平方米。
图一 象墩遗址文保标志碑
图二 象墩遗址旧照
2012年6月,施工单位在春江镇杏村东侧开展高压电网改线过程中发现陶片,当地村民及时将情况上报,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派员对现场进行调查,发现了象墩遗址。2012年9月至10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小范围试掘,确定遗址主体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上层还分布有广富林文化、湖熟-马桥文化以及春秋时期遗存。2013年4月,遗址被公布为常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至12月,在遗址南侧新龙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四堡村、汉墩和大刘桥三处良渚文化遗址点,出土大量珍贵文物。随后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考古学家提出“象墩遗址群”的概念,将象墩遗址的分布范围扩大至土墩本体南侧的新龙森林公园内。2017年2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象墩遗址东南的小刘桥、天落塘等地抢救清理了一批良渚文化遗迹,推测这一区域也属于象墩遗址群的范围。2018年,春江镇邀请常州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象墩遗址保护规划》,引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巍院士工作站,开展进一步的考古研究工作。2019年至今,由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常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象墩遗址考古队,进行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并结合“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这一国家级课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图三 考古勘探工作照
图四 专家考察发掘现场
象墩遗址群的核心区为一高出地面6米左右的大型土台。土台顶部较平,面积约4000平方米,北侧经三级阶梯状过渡至平地。环绕土墩四周有断续河道分布,经过勘探,推测为土墩的环壕。以土墩为中心,周边水系发达,将整个遗址分割为多处独立的区域,目前确认的包括四堡村、汉墩、大刘桥、小刘桥、曹家园、天落塘等遗址点,发现有古井、灰坑、灰沟等遗迹,推测这些遗址点属于象墩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象墩遗址距高城墩遗址仅6公里左右,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图五 象墩遗址出土刻划陶片
象墩遗址核心区域发掘面积有限,2012年试掘发现有良渚文化灰坑、灶台、烧结面和柱洞遗迹,证实土墩采用草裹泥方法多次堆筑而成。在外围的四堡村遗址、汉墩遗址和天落塘遗址,发掘了良渚文化灰沟、灰坑和古井,其中汉墩遗址发现了营造考究的“广场”遗迹。在大刘桥遗址,发现一条良渚文化时期古河道,出土大量陶器、木器和有机质文物,部分器形为首次发现,反映了常州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独特面貌。
图六 象墩遗址草包泥遗迹
图七 汉墩遗址文化层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象墩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文化面貌逐渐清晰。以本体土墩为中心,汉墩位于象墩南侧,处于同一中轴线,大刘桥、小刘桥、四堡村、天落塘等遗址点分布于老澡港河两岸,并有河道相通,形成类似“古城”的格局。随着长江以北兴化蒋庄、东台开庄等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已越过长江,到达里下河地区,象墩遗址成为良渚文化核心区向北发展的“桥头堡”。遗址紧靠长江,水系发达,既是长江南北交流的枢纽,同时也是拱卫良渚文化晚期都城——寺墩遗址的“前线”。此外,遗址上层还发现了以侧装扁形鼎足为特色的广富林文化遗存和半月形石刀为代表的岳石文化遗存,表明良渚文化之后北方族群南下融合交流的历史,为探索良渚文化“到哪里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图八 象墩遗址风景
新北区、春江镇将以遗址保护为核心,以考古研究和自然生态为基础,以文物资源合理利用为手段,结合新龙森林公园和滨江新城建设,将象墩遗址打造成为具有特色的遗址公园,把遗址保护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寻求遗产保护与地方城镇发展融合,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图九 象墩遗址周边风貌
图十 老澡港河原始风貌
图十一 春江镇民俗公园良渚文化雕塑(网络图片)
图十二 新龙森林公园景观(网络图片)
(市文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