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线上赏析(九)

发布时间:2020-04-25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州博物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成果,持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云展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让人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异彩纷呈的精品文物,用文化的力量鼓舞士气抗击疫情。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磁候火,还乍识,冰环玉。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这是南宋末年词人王沂孙著名长调《天香·龙涎香》。孤独耸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透过层层云涛明月升上云天,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宫去采集清泪般的龙涎。夜深时龙涎已和着蔷薇花的清露,制成了令人断魂的心字篆香。再装到红瓷盒中烘焙,烘焙后乍看就像晶莹的指环。点燃时一缕翠烟萦绕帘幕,仿佛是云气飘游在海天。从采香、制香到焚香,层层推进、逐层展开。夜色、骊宫,在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绘中,最为神秘的便是那“龙涎香”了。1978年在常州市武进村前乡南宋家族墓5号墓中就出土了一件“中兴复古”龙涎香饼,据著名学者扬之水先生考证,此乃皇家御制之内家香,国内仅此一块,极其珍贵。

龙涎香,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香料之王”,它被称为“漂浮的黄金”“灰色琥珀”,是世界上留香时间最持久的香料,素有“龙涎之香与日月共存”的说法,自古便身价不菲,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皇族贵胄专属的顶级香料。关于龙涎香的发现,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汉代,当时的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清香四溢的灰白色蜡状漂流物,干燥后能发出持久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于是被当作宝物上贡给朝廷,用作宫廷香料和药物。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当时的宫廷炼丹术士说,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于是古人就把它称为“龙涎香”。它最早见于汉文文献的是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其中写到“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土地唯有象牙和阿末香”,阿末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龙涎香,不过那时候阿末香还只是外国的一种传闻,之后过了很久,除了偶尔在“朝贡”的纪要中会出现“龙涎香”,很少有其他记载,直到两宋时期,才在一些诗词歌赋中出现。龙涎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龙涎香是抹香鲸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抹香鲸,以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为食,这些动物口内有坚韧的角质颚和齿舌,不易消化。当这些残留物进入抹香鲸肠道后很容易划破抹香鲸的肠道,刺激肠道分泌一种蜡状物将其包裹起来形成残渣团块。残渣团块沿肠道推进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自然熟化,或经过长期贮存自然氧化,最后就形成了龙涎香。由于100头抹香鲸中大约只有4头体内可能存在龙涎香,因此天然龙涎香十分难得。

常州博物馆藏“中兴复古”龙涎香饼,4.5厘米见方,一面模印两条龙,另一面有“中兴复古”四个字,“中”字的空处有一个规整的小圆孔,应当是作穿带佩系之用。它名字被错叫三十余年,在1986年出版的《考古》期刊第三期《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中叫“中兴复古香篆”,在《历代香具概说》记载中名称为“中兴复古香篆模”。直到2015年1月20日,扬之水先生应邀来常州博物馆鉴定文物,才得以显出真容。扬先生随后在《文汇报》(2015年3月13日)撰文描述:“去岁仲冬,承常州博物馆惠予观摩之便,终于得见真身。灰扑扑不辨质地的小小一枚,没有任何气味,模印的‘中兴复古’四个字清清楚楚隆起在表面。拿在手里,分量极轻,历经八九百年风尘,一霎时竟入掌握。翻过来,意外发现背面一左一右尚模印蟠屈向上、身姿相对的两条龙,此物出自禁苑,更觉没有疑义。”原来扬先生曾经在《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一文中考证过,“中兴复古”为内家香中的龙涎香饼,但是只有文献记载,一直未见实物。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龙涎香品”条:“绍兴光尧万机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号东阁云头。其次则中兴复古,以古腊沉香为本,杂以脑麝、栀花之类,香味氲氤,极有清韵。”武进村前宋墓出土的香饼与《负暄杂录》中说到的“中兴复古”相合,自然不是凑巧。顾氏说得不错,合香在南北朝已经很盛行,不过以龙涎入于合香,却是宋代方始流行。龙涎香品,俗称龙涎花子,《百宝总珍集》卷八“龙涎香”条前面所冠口诀,首云“龙涎花子有多般”,即此。所谓“花子”,便是脱制香饼的印模,这里又代指龙涎香饼。口诀之下又曰:“复古、云头、清燕,此三等系高庙、孝宗、光宗在朝合之者。”“复古”,便是光尧,亦即宋高宗所合之香“中兴复古”。武进村前六座宋墓没有发现墓志,但是根据随葬的器物和相关史料记载,考古专家推断出墓主是南宋官至副相的毗陵公薛极及其家属墓。5号墓晚于薛极卒年,墓主为女性,身着印金花罗服,带金手镯、金跳脱指环,用真珠装缀的木梳,完全是“命妇”装束,据此推断可能是薛极女性亲眷,那这枚“中兴复古”香饼为宫廷赏赐之物也就顺理成章了。常州博物馆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也是与香饼同出,可见此枚香饼的价值实在丝毫不亚于珍罕的漆器名品。珍重随葬,其中必有故事,只是无从唤起伊人于幽冥而叩问因缘了。

“中兴复古”原是南渡后“行在”君臣的情结。在臣,见于诗篇和章奏;在君,也时或纠结于内心,实则却是史论所谓“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直到宋亡也没有这样的历史机遇。三朝内家香品以“中兴复古”作为装饰,可以说是香史中一件难得的濡染若干历史风云的见证。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