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线上赏析(一)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州博物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成果,持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云展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让人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异彩纷呈的精品文物。真正做到闭馆不闭展,内容不打折,服务不缺位,用文化的力量鼓舞士气抗击疫情。

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出土于常州市武进村前乡南宋家族墓。奁为木胎,整体呈十二棱莲瓣筒状造型,由盖、盘、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合口处口沿均镶包银扣。整器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奁盖上运用戗金工艺刻画出一幅仕女消夏图:花园内山石嶙峋,柳荫扶疏,花径上挽臂而立仕女二人,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怀抱团扇,两人神态亲昵,似在窃窃私语,一婢女手捧长颈瓶随侍在旁。奁身四周十二棱间戗刻有荷花、牡丹、梅花、山茶、莲花等六组折枝花卉。奁盖内黑漆底上,有朱漆书写“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十字铭文一行。

这件漆奁戗金工艺成熟,整体线条自然流畅无迟滞之感,造型端庄,色彩明亮,尽显雍容华贵之美,是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时代较早,保存最完好,并带有款铭的实物之一,堪称戗金工艺发展成熟的典范之作,在中国髤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十二节人面纹玉琮

出土于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玉琮为墨绿色,有褐斑.整体呈长方柱形,中间圆孔系对钻而成,孔内留有凸脊。外表分为十二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刻简化人面纹四组,共四十八组。人面纹由两条平行凸横棱、圆圈、凸横档构成,分别表示羽冠、眼睛、鼻子或嘴巴。玉琮是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这件玉琮刻纹纤细清晰,通体磨光,器身高大,是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品,代表了墓葬主人尊贵的身份,为研究当时的工艺、文化和宗教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春秋原始青瓷簋

出土于常州武进淹城遗址。器形为撇口,束颈,圆鼓浅腹,圈足,平底。肩部贴附绹纹环耳一对,两耳侧贴有S形的堆纹装饰,并不规则贴塑栖息状的雏鸟七只,其中两鸟与两耳对称间距,与腹部的两条凸棱相连。腹部采用剔刺法制成密密匝匝的锥刺纹,横向排列为八个层次。小鸟的轻松稚拙与锥刺纹的深沉神秘融为一体,形成强烈的独特效果。此件瓷簋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肃穆质朴,古气盎然,装饰技法运用了盛行于青铜器上的浮雕堆贴而散发着青铜时代的艺术风韵,表现出当时工匠的丰富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其绹纹耳和S形附加堆纹,又具有南方地域特征,为一件珍贵的原始瓷器。

(博物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