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三杰馆负责人赴沪研讨“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发布时间:2019-11-22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联合主办、上海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于2019年11月16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党史研究系统和全国各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围绕上海渔阳里作为党的创建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精神重要承载地,重点阐述了渔阳里与党的创建的历史脉络和逻辑关联。

三杰馆负责人、研究馆员黄明彦撰写的论文《论张太雷在中共创建时期的历史作用》入选该研讨会,并与12位党史研究作大会交流发言,指出随着共产国际档案的不断解密,张太雷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贡献不断浮出水面,希望有更多的专家与学者能关注到这一领域,关注常州三杰研究。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和龙华烈士纪念馆等纪念馆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参加了论坛。

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在发言中指出,“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与发展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组织地和筹备地。在 “渔阳里”街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团队完成了初创时期的理论准备、思想宣传、阶级动员、干部培养、组织创建等各项工作。在“渔阳里”街区,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地区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干部培训学校。中国共产党从渔阳里出发,走向兴业路,走向大上海,走向全中国。

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的研究与学习,发表了大量关于加强党史研究的重要论述,对于科学开展党史研究,客观评价党史人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让党员干部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初心,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

黄明彦撰写的论文《李大钊与张太雷——从师生到战友》同样入选2019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以“先驱者的初心与新时代的使命”为主题,自2月23日开始面向全国开展论文征集,历时近7个月的时间,共收到论文180篇,经过专家评审,有100篇优秀论文入选。在分组讨论中,专家学者们紧密结合王沪宁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别就李大钊的初心、群众观、社会观,李大钊的“民彝”思想、“青春”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史学理论的贡献和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深化李大钊思想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充分交流。

 (三杰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