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少年在这项国际性赛事中一举拿下20个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9-08-04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7月18-23日,“环球自然日®2019全球总决赛”在上海举办,来自北京、黑龙江、陕西、浙江、江苏等15个国内赛区和美国、柬埔寨、南非等多个国际赛区的700多支队伍齐聚申城,在这场一年一度的科普盛会中,用展览、表演、绘画和故事播讲的形式进行同台竞技,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次活动共有391组展览团队、94组表演团队、176位科普绘画选手和53名科学故事播讲小能手参加,组成了近3000人的强大阵容。
江苏赛区的44支队伍均由常州赛区选送参加,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选手们一举荣获20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和1个最具潜力奖,其中一等奖的得奖比例在国内所有赛区中排名第一。常州博物馆荣获年度组织奖。
本届赛事包含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青少年自然科普绘画赛和青少年科学故事播讲赛三个赛项。
预见性?不可预测性?——探究自然规律的正反面
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是一个锻炼参与者学习、研究、表达、交往、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的课外教育项目,每队均由1名辅导老师和2名学生组合参加。这项赛事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年度主题,2019年的主题为“预见性?不可预测性?——探究自然规律的正反面”。参赛团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选择展览或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探索。
好的作品,源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选手们或通过展览或通过表演,深入浅出地将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多样化的表达,传递自然科学中那些已知的、存疑的、尚待深入研究的讯息。
来自常州市解放路小学的吴咏熹、陶子骞两位同学的作品《你的时间和我同步吗?》源于对家养宠物刺猬的观察,从而引发了他们对生物钟的思考,作品围绕“生物钟的可预见性”展开,阐述了动物的睡眠规律、繁殖规律,植物的开花结果时令规律,人体的情绪、体力、智力规律等。但生物钟能不能人为改变,改变后会发生什么影响?目前科学界尚无定论,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需要持续的观察和研究。作品主题新颖、形式独特、条理清晰,并融入了自己独立的分析和理解,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王珏、姚尘晞两位同学参加的是中文表演组的比赛,她们的作品《我想有个家》将目光聚焦于“外来生物入侵”这一主题,上演了一出巴西红耳龟与红鲤鱼在生存竞争中的“激烈对抗”。生物入侵的危害具有可预见性,但外来物种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是不是更多的生物迁移会产生一种新的生态平衡呢?我们目前无法预测。两位同学的表演生动有趣、极富张力,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江苏(常州)赛区首次参加知识挑战赛英文组的比赛,来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与来自美国、柬埔寨、南非等国际赛区的选手们同场PK,实力不容小觑。
自然 科学 艺术
青少年自然科普绘画赛是环球自然日活动于2017年新设的单项能力项目,旨在为热爱自然、喜好绘画的青少年,构建一个亲近、了解、爱护自然,增长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和加强相互间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绘画赛现场,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用纪实的手法描绘在博物馆里面所见到的自然世界,有的结合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描绘对象的形态、环境等进行艺术创造,将“科学融合艺术”的理念贯彻其中。选手们的绘画类型也多种多样,水彩、水粉、国画、素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创作对象跃然纸上,凶猛威武的毁灭刃齿虎、捕食的绿瘦蛇、草原上的清洁工——白头秃鹫、奔跑的精灵——墨西哥鹿……原本在博物馆里静止的标本仿佛在选手们的笔下复活了,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童声讲故事 探寻科学美
青少年科学故事播讲赛是环球自然日®活动于2019年新设的单项能力项目,旨在开拓孩子们对科普知识的求知欲、加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文字欣赏等方面的能力,营造全民阅读、亲子阅读的氛围。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桂坊校区的刘博瑀同学是位讲故事小达人,他凭着绘声绘色的讲述在一众选手中脱颖而出,面对评委们的犀利提问,他沉着应对、思路清晰、表达准确,颇具大将之风。
来自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王珏同学参加了知识挑战赛中文表演组和故事播讲赛两项赛事,一举夺得两个一等奖,实力出众。
勇于挑战 超越自我
精英挑战赛是环球自然日®活动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项目,由参赛选手自愿报名参加。环球自然日®总监陈天先生在“博物馆之夜”现场抽签,不同赛区的选手两两配对组成赛队,选手们要在限定的2小时内使用基础板材完成一个完整的展览作品,这对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来自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的钱一同学代表江苏(常州)赛区参加了精英挑战赛,他与来自湖北的孙含睿同学组成临时战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展览作品《黄河入海流》。作品围绕“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展开,向大家介绍了黄河的概况、现状及治理,条理清晰,内容详实,令人眼前一亮。
博采众长 获益匪浅
正式比赛结束后的作品开放日是参赛选手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向参观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能量,取长补短。同时,评委们还会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评选最佳单项奖。
追思缅怀 头脑分享
贝林论坛上,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代表、中国博协代表、贝林先生家属代表、相关博物馆代表们分享了他们与贝林先生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工作交往历程,对贝林先生表达了深切的追思与缅怀之情。
来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双语生物教师邱雅晨作为江苏赛区辅导老师代表在会上发言,她分享的内容是“STEAM教育实现路径初探”,重点阐述了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与SCIENCE FAIR在学校的实践。
环球自然日®活动是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于2012年在中国发起的一项旨在激发中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动。
江苏(常州)赛区于2018年加入环球自然日®活动,2019年度赛区赛事活动由常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团市委和市科协联合主办,常州博物馆承办。活动自2019年初启动,经过教师培训会、校园宣讲会,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吸引了南京、苏州、江阴、宜兴等周边城市以及常州本地中小学、培训机构的1487组选手,共计3000余人次参与预决赛。经过层层选拔,44支队伍晋级全球总决赛。
目前,2020年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的主题已经公布为“生物多样性——教育,保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总决赛举办地落户上海。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