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民俗进常博 元宵喜乐多——常州博物馆举办元宵节庆活动

发布时间:2019-02-20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了让广大观众直观感受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月16日,常州博物馆特开展“金猪送福到 欢乐闹元宵”系列活动,活动特邀武进区面塑非遗传承人吕信芝及其团队到馆,进行非遗和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展示与教学。

    吕信芝老师并不是第一次到常州博物馆指导教学,但这并不影响观众们的热情。他刚把自己的面塑作品摆放好,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大家纷纷惊叹在他的手中,各种传奇人物、可爱动物竟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毫无悬念,吕老师现场授课的名额场场被秒杀,可谓一票难求。在教学过程中,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一边着重讲述面塑技巧,一边穿插讲解面塑知识,参与体验的小朋友们个个听得全神贯注,学得专心致志。捏、揉、搓、刻……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想把自己的作品完美呈现。咦?有的捏出来的猪怎么看着身体比例不对?还有的怎么总感觉差点意思?没关系,经过吕老师的妙手相助,孩子们手中的小猪渐渐有模有样了起来。

    捏面塑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边的草编体验也热闹非凡。草编艺人杨其华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如何一步步地将棕叶编织成蚂蚱。与捏面塑相比,草编的难度可就大多了。很多小朋友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项传统手工艺,觉得非常新奇,原来一根根普普通通的树叶经过穿穿绕绕可以制作成玫瑰、蜻蜓、凤凰等这么多种造型,真是神奇。在杨其华老师和家长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都基本完成了草编蚂蚱的制作,大家异常兴奋,争先恐后地拿着作品拍照留念。

    作为元宵节的固定项目,猜字谜活动自然必不可少。“5、4、3、2、1……”在小朋友们的倒数声中,字谜红包被一抢而空,大家开动脑筋、踊跃答题,气氛活跃热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字谜的设计并不只是单纯的文字游戏,有不少字谜需要小朋友们到展览中寻找答案。很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们玩得尽兴、学得开心,希望博物馆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本次活动在非遗传承人和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对非遗的活态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常州博物馆还将继续加强开发设计传统节日类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节庆知识,在动态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坚定保护和传承的信念。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