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高艺:文化课堂玩转“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9-01-09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一场穿越千古的陆游与唐婉的沈园重逢,伴随着《钗头凤》的唱和,在学校舞台上缓缓上演,一边是工美班的学生现场挥毫《钗头凤》书法,笔墨间流溢的是缠绵哀怨……这是常高艺美文咏怀比赛的活动现场。常高艺文乐节系列活动改变了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赛制,大胆创新,“快乐竞赛”好看好玩又接地气,圈粉无数。
文化有约:“文乐”活动与你不见不散
“传承经典,镌刻诗性”——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将人文精神化为心灵的音符;“魅力英文,声动我心”——抛弃照本宣科式的朗读,拒绝生硬的单词默写,英语赛事换上了生动鲜活的年轻面孔;“博古通今,群英荟萃”——百科知识竞赛集知识性、挑战性、趣味性于一身,是智慧的对决,是思维的碰撞……常高艺文乐节的系列活动以快乐创新型竞赛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自学、组织、创造能力为目标,探索、发展与开拓了一条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途径,在创新型“文化盛筵”中传承文化经典、涵养学生综合素质。
诗词大赛是常高艺文乐节活动中最为亮眼的一个。诗词雅集、群体酬唱的传统自古有之,而诗词大赛在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将“诗”与“演”、“诗”与“乐”、“诗”与“唱”结合,学生自主改编的《孔雀东南飞》台词典雅,浸润尘世情怀;音诗舞剧《长恨歌》舞姿曼妙,重现千年绝恋;《虞美人》特邀民乐队编曲伴奏,重现原汁原味的古词风韵……另外,在英文手抄报设计大赛中,同学们加入自己的专业元素,如活泼的动画人物形象、典雅沉静的古风形象,结合设计专业所学,惟妙惟肖,令人过目难忘。此外,美文咏怀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微书评比赛、英语演讲比赛、配音秀、线上扫码答题的百科知识竞赛等文乐活动丰富精彩,亮点频出。
文化创意:“文化+专业”育人实力在线
人文科学素养是每个致力于艺术领域的学子、将来的艺术家们必修的一门学问。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在知识瀚海间遨游,在学艺路上求索。学校在教学上充分融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导者,收获了教学质量的丰硕成果。
动画专业的课堂上,学生以动漫作品的形式呈现经典美文《再别康桥》,康桥的细细柔波荡漾,河畔的金柳轻拂,诗人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在传统课堂朗诵与赏析的基础上,用动画的新形式呈现经典中的诗情画意,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基础绘图、选色制图、制成动画、修改作品——完整的流程下来,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为将来就业后动画项目的承担奠定了实践的基础。工美专业的同学或挥毫泼墨,或穿针引线,或镌刻雕镂,用一双巧手,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演绎于书画、雕刻等手工艺品之间;服装专业的同学则发挥专业优势,设计、裁剪、制作成衣,唐装、汉服、礼服,探寻中华历史根脉,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得以再现。
课堂与活动变得如此可爱、可感,学生们徜徉在美文诗海,在光与影、声与乐的交织中感悟艺术的魅力,研求专业的提升。
文化引领:文化校园一路繁花相送
文乐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全校近千名学生报名参与、观看,成为常高艺史上最受瞩目的人文盛典。盛典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艺术的追求、对人文的关怀。人文节由高慰校长亲自设计,倾全校多部门之力,打造校园人文品牌,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多年以来,常高艺始终坚持以文化育人,让人文血脉流淌于校园文化,让人文精神浸润师生灵魂。国内首倡的“三创三能”(“三创”即创新意识、创意技巧、创造实践,“三能”即专业工具性应用技能、人文内涵拓展技能、把握幸福的心智技能)和“6W” (我学习、我体验、我创意、我时尚、我成功、我快乐)独特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始终指引着学校人文先行的道路。环目四顾,常高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画卷徐徐展开,建筑美、环境美、专业美、活动美、制度美、生活美和谐统一,融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为一体,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倡导师生追求健康人格、幸福人生和艺术的人生、人生的艺术,不断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在青春的道路上,没有退缩者;在常艺的舞台上,没有言败者。言中华文化志,恰同学少年时,常高艺的校园文化中处处诠释着当代人的梦想——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