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发现宋代古墓,价值重大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8月31日,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信息,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沪宁高速芳茂山服务区施工现场发现古代墓葬和石碑,常州市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并对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的勘查后,工作人员发现已破坏的古墓葬一座,周围散落断成两截的墓志铭一块,棺木顶盖一块,墓葬石盖板若干。根据墓志铭提供的信息,墓主为宋代宜人蒋氏,下葬年代为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工作人员当即拟定了保护方案,要求施工现场立即停工,并对残存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抢救性考古发掘的结果,该墓葬是宋代家族墓中的一座,出土了大量文物,价值重大,得到政府部门和文保专家的高度重视。
该墓葬为竖穴土坑砖室墓,现存距地表深1.8米。发掘显示墓坑为东西向长方形,墓室用青砖砌筑而成,粘黏紧实,西侧以石质墓志铭作封墙,墓壁有一定的残损。 葬具为一棺一椁,木棺外面髹红漆,盖板内面以黄色颜料描绘24星宿及云气组成的星象图。
棺内包含大量的随葬品,现已清理出银器、文房用具及丝质衣物。银器出土于墓主人头部、脚部位置,主要为生活用品和茶具,种类有盏、盏托、盘、盒、器座、瓶及箸、匙等,部分银器錾刻精美纹饰,表面鎏金。文房用具包括毛笔、端砚、墨块及大量纸张,其中墨块为宋代流行的“叶茂实制”,纸张至今仍然颜色鲜艳、文理清晰。丝质衣物是本次考古最为重要的收获,包括衣服、帽子、鞋子、香囊、被褥等五十件左右。墓志显示该墓墓主人葬于南宋景定五年,曾为“永阳太守”,为官颇有政绩。
本次考古发掘的宋代古墓结构完整,随葬文物丰富,为研究江南地区的墓葬形制和社会习俗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尤其是大量纸张和丝质品,在江南地区的宋代墓葬中十分罕见,为研究宋代社会和手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是宋元考古的重要发现。
目前南京博物院、中国科技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科研单位的文物保护专家已对遗物进行初步处理,田野考古结束后还将对这些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复原展示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