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开展“梳篦的旋律”夏令营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12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当西洋乐器遇上常州非遗,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9日,120余名参加“2017快乐交响管乐”夏令营,来自常州、上海等地的中小学生走进常州博物馆,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一场名为“梳篦的旋律”的体验活动。

    江南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最早可追溯到晋代,迄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它曾作为“宫梳名篦”供奉于朝廷,也曾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向海外,现在,它作为常州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地方记忆的重要载体。2008年,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活动即以常州梳篦为中心展开。

    整场活动分为专题讲座、手绘木梳和主题参观三个环节。活动伊始,常州博物馆开放部教育主管王艳为大家带来了讲座“传承千年的宫梳名篦”,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常州梳篦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制作工序等内容娓娓道来,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梳篦这项传统手工艺的整体面貌。

    讲座结束后,手绘木梳环节正式开始。常州博物馆特别定制了小提琴式样的原色木梳供同学们绘画。在王艳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粉红、土黄、翠绿、浅灰等缤纷的色彩绘出了一把把雅致有韵的小提琴梳。

 

 

   

    最后,在龙城小小讲解员以及专职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常州博物馆“龙腾中吴——常州历史文化陈列”、“神奇的自然 美丽的家园——常州少儿自然陈列”、“回眸亿万年——馆藏古生物化石精品展”等展览,聆听着同龄人的讲解,大家感觉更为亲切,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让长期浸润于西洋艺术的少年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方面提高了非遗传承在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则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下一步,常州博物馆将继设计出更多有内容、有深度、有吸引力的教育项目,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多元有效的沟通,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