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锦绣情,悠悠乡梓心 ——记杨氏后裔杨振基义捐
发布时间:2015-10-27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父亲把珍藏多年的杨守玉作品及多份乱针绣创作手稿等资料,无偿捐赠,供全国人民参观,以达我们纪念先祖、传承经典的心愿。” 近日,为纪念杨守玉诞辰120周年,也为展示乱针绣的独特魅力,促进乱针绣的保护和传承,杨守玉嗣孙杨胜天专程从北京赶来,代表父亲杨振基将珍藏多年的杨守玉《紫衡公绣像》、《送陶奇老师的对联》、《松树老人》等作品及多份乱针绣创作手稿等资料,捐赠给常州博物馆。
乱针绣,是独具特色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称“杨绣”“正则绣”等,上世纪20年代由常州才女杨守玉始创。她突破中国传统刺绣平面绣法,运用油画、素描等现代绘画技艺,将画理与绣理有机结合,采用纵横交叉、分层加色的技法,使作品具有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独特艺术效果,开创性地拓宽了中国刺绣的表现力和审美空间。1944年其代表作《罗斯福》作为国礼赠与美国总统罗斯福。1952年,刘海粟欣赏了表妹杨守玉创作的毛泽东和斯大林巨幅绣像后,欣然提笔给郭沫若写信,盛赞乱针绣“其思密意,多有创造”,并为杨守玉题词“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
此次捐赠,既有杨守玉乱针绣珍贵遗作《紫衡公绣像》,也有《松树老人》、《送陶奇老师的对联》等书画真迹,还有乱针绣创作手稿等资料,充分体现了杨老精湛的乱针绣技法、出众的艺术素养和对事业的殷殷热忱。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是常州历史文化的双璧,它们赋予常州独特的城市特色和个性,常州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弘扬常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见贤思齐,默而识之,传而承之。衷心希望更多热爱家乡、热心公益的朋友加入我们,一起守望经典,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