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艺校7个校园小景获奖 全力打造“美”文化
发布时间:2015-05-21 来源:常州晚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推进会,会议公布了“我们最得意的校园一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典型案例的评选结果。在全市参选的500多个案例中,共评出特等奖10个,一等奖25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53个。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送评的12个案例凭借着创意的校园环境建设和独到的校园文化解读,一举荣获了7个奖项,成为此次获得奖项最多、获奖率最高、获奖等次最高的参评单位。
活动当天,近百位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走进常艺校,参观美丽的校园。来宾们个个拿起手机,不停地拍照,纷纷感慨百闻不如一见,不虚此行。
校园21个小景,随处有惊喜
在常艺校此次所获的奖项中,特等奖1个(蓝海湾书式坊)、一等奖2个(NCA创美客能量补给站、pompldou蓬皮杜艺术码头)、二等奖2个(老火车广场创意广场、承园)、三等奖2个(振祥路15号清朝民宅、校门)。然而常艺校的特色小景远不止这些,迷你高尔夫球场、户外摇滚舞台、江南丝竹乐坊……不大的校园内,就有21个独具创意和艺术特色的校园一角和教学实训空间,随处都有惊喜。
原址坐落于老城中心区的清末典型江南民居,重迁复原于常艺图文信息楼中厅。抬梁、穿斗、挂落、雀替、交错之处尽显江南民宅建筑的历史风貌,成为了师生摩习、遐思、承传文化遗产之一隅;承园汇集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文物价值的石碑刻,记录着建庙、立祠、修桥、造院、更名等重大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常武地区的历史变迁,这里,成为了学生观摩书艺,揣思历史的好去处;将老校区地下室尘封许久的近千部老电影胶片拷贝,用装饰的手法铺陈于一面“片墙”,将其与一架产于20世纪40年代的老电影机合作构成了“Movie故事”,师生们可以欣赏真正的老片子,体会时光倒流的感觉……徜徉于这样的校园,总有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
全力打造“美”文化
创意十足的校园美景无疑源自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常艺校在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有什么秘诀?原来,这都源于该校的“美文化”。目前,常艺校已成立了“美文化”建设课题组,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全面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用美文化引领师生和谐发展,向幸福出发。
据介绍,该校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将建筑美、环境美、专业美、活动美、制度美、生活美和谐统一,学校融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为一体,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优美的校园环境文化是教育学生走向真、善、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资源。在校园环境美的基础之上,学校引领师生塑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文化意识,形成对“美”文化的认同和渴望,倡导师生追求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
就拿“活动美”来说,该校以“美”文化为核心,围绕“兴趣”和“创造”两个关键词,系统构建常艺特色的活动体验平台。在积极德育理念的指引下,从开展时间、参与范围、活动类型等方面整合和开发活动资源,并向全校师生公布,让每个学生进入校园就知道每个月、每个年级、每个系部将开展哪些活动,自己如何参与。学校以学生所学的专业为基础,建立起各种学生兴趣小组或社团,使他们经常有活动参加,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创造能力,同时又能把他们的兴趣、精力吸引在高雅的活动上。学生们获得了自我表现的良好机会,才能得到施展,能量得到释放,心情得到愉悦,个性得到发展。学校启动创业实践教育,探索实施德育学分制,激发学生开展创意比拼、创新实践和成功体验,有效促进艺术特色人才培养。学校还确定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作为学校长期的定点活动内容,推荐一批活动项目为创意项目,各系根据本系特点可自主举办一些活动,在此基础上打造属于常艺校的品牌活动,如设计系的服装环保创意设计大赛、表演系的K-SHOUW校园歌手大赛等。这些“美”活动,成为了学生群体中的时尚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