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常州抗战老兵缅怀战友
发布时间:2015-05-20 来源:中国常州网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常州博物馆与云南保山市博物馆举办的“血路·铁骨忠魂——中国抗日战争中印缅战区滇西战役纪实展”今天(19日)在常州博物馆开展,50余位常州抗战老兵们在家属和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展览。
1943年,为打通滇缅公路,配合太平洋战场反攻,中国驻印军和中国滇西远征军于10月发动了滇西反攻战役。历时三年多的滇西战役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3000平方公里,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滇西战役的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
常州博物馆此次携手云南保山市博物馆推出的展览通过大量的文物和史料,真实还原了这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较为重要的战役。展览共分为六个单元:血之路、国之痛、兵之烈、民之力、盟之友、祭之永。分别介绍了滇缅公路建造的背景,日寇侵略滇西后人民生活的惨况,远征军打响滇西反攻大战的过程,滇西人民不惧艰辛奋勇直前的壮举,国际盟友相助共抗日寇的情谊,以及战后对滇西抗战的纪念与思考。
展览现场的文物共200余件,除展示大量的军事装备如钢盔、弹药、地图、电话机、军事文件外,各类生活用具如军钞、墨盒、刮胡刀、幻灯机、中外报纸杂志等也从侧面反映了滇西战役中军民生活的情况。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抗战老兵孙恒之
今年已经100岁的抗战老兵孙恒之当年曾参加过复兴腾冲的战役,今天特地从溧阳赶来参加活动。看了展览之后,他想起了当年的抗战岁月,“当时打仗条件非常艰苦,有一次还饿了三天,幸亏当地老百姓偷偷帮助了我们。我们连100多人最后就剩下40多人了。”

抗战老兵黄齐培
93岁的抗战老兵黄齐培也参加过滇西战役,他在女儿和外孙女的陪同下参观了展览。“看了这些资料,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特别是松山战役,当时牺牲了很多人,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

抗战老兵家属郑文铨(右一)
90岁的郑文铨女士是抗战老兵的家属,她的丈夫叫江砥,是黄埔军校17期毕业生,毕业后赴缅甸,是远征军通讯班班长。九死一生,回来后官至少将。于是,大家都称郑文铨女士为“少将夫人”。2013年12月29日,江砥去世。他们的女儿江卫泽表示:“父亲虽然是国军,但同样对民族有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当天下午,常州抗战老兵、常州抗战历史研究会成员又来到常州烈士陵园举行祭奠抗战烈士活动。他们在慷慨雄壮的《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声中,进入陵园大门。
抗战老兵们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年龄最大的已有105岁,他们有的行动迟缓,有的听力不便,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侵袭,丝毫没有减少他们对战友的深切缅怀和拳拳的爱国之情。
他们纷纷表示,常州人民一定要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惨痛的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家乡的繁荣和祖国的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