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花博园十一迎来近60万游客 屡刷武进旅游纪录

发布时间:2013-10-10  来源:中国常州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如果说,淹城春秋乐园的“借题发挥”、太湖湾嬉戏谷的“无中生有”成为武进旅游业的“双响炮”,那么,9月28日正式开园的中国花卉博览园,成就了武进旅游业的三连响。
        这一声巨响,由一组数据“爆出”。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花博园迎来游客总计近60万人次,其中单日10万人次以上天数达4天,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1.6万人次。不论是单日接待游客数还是接待游客总数,均创下了武进旅游业新纪录。
        构筑传世精品 造就吸引力
        作为花卉界的奥林匹克,中国花博会影响深远。武进自获得筹办权以来,始终把打造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花博会作为办会宗旨。花博园充分融入了2700多年吴越文化和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立体式展现了花博会盛大美丽的景象。
        “在花博园,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态、科技、人文交相辉映的盛景,绝对不虚此行。”“十一”黄金周期间,众多游客纷纷感叹花博园的经典、传世。
        的确,秉着“超越历史、永不落幕”,花博园有太多亮点、太多魅力。
        室外展区花树丰茂,元素繁多,奇芳异草,怪石嶙峋,各省市展园各具风情,充满了生态之美;利用大量尖端的数字互动技术,科技馆内虽无一朵真花,却呈现出花满人间的盛景;自然馆内,利用温室技术,再现了热带植物景观;主展馆内,充分依托高科技控制花期,实现了中国十大名花的同时绽放;为了充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花博园内以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江南建筑元素为依托,建造雅集园,展示了刘海粟、陈履生等众多名家作品;艺术馆则重点展出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绣品、陶瓷、漆器等国家级非遗类艺术品,展示了花卉文化和花卉艺术的无限魅力……
        “生态是花博会的应有之义,科技、文化则让整个花博会更富内涵。”花博会展区运营中心主任金刚表示,生态花博、科技花博与人文花博成就了花博会的巨大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希望有更多游客在最后的20天时间里,来花博园参观游玩。”
        创新宣传推介 扩大影响力
        这是花博会第一次在江苏大地绽放,这也是武进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国家级盛会。诸多光环照耀下,第八届中国花博会自落户以来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与传统旅游园区不同,花博会是以花卉展会为依托,打造的一个集花卉、文化、地域风情于一体的花卉主题公园。
        “从这个意义上讲,花博园在周边乃至全省独一无二。”花博会展区运营中心副主任许文涛说,举办一届花事盛会,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吸引游客,而花博会的独特性无疑具有先天优势。
        对于承办方而言,如何利用先天优势扩大花博影响力,吸引八方来客?筹备之初,武进区就充分依托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网页推介花博会。
        策划活动是扩大花博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于是,以花博“幸福传播之旅”为主题的活动走进上海、湖州、扬州等20个周边城市,通过网友互动、旅游推介等方式,向当地民众发出诚挚邀请。花博会还面向全国征集会徽、吉祥物、主题曲等,通过公开征集、评委评审等多个阶段,提升了花博知名度。此外,花博推介善于运用各类城市资源,高炮广告、遮挡广告、LED广告、楼宇电视……只要能作为传播媒介的资源,花博会都积极利用。
        “作为整个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和旅行社还进行了有效互动。”许文涛表示,花博园的唯一性、独特性成为旅行社对外推介的重要卖点;旅行社专业的运作方式,成为花博园招引游客的依托,两者结合成就双赢。
        市内7家旅行社纷纷与花博会签约,90万张门票一举售罄。同时,常州、武进两级旅游部门积极协作,组织相关旅行社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对接,最大限度地宣传推介花博会。
        实现景城交融 增强辐射力
        一届花事盛会,一个城市亮点,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一座城市固有的资源,也为花事盛会的繁荣提供了支撑。
        武进,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百强县。区域内,通过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商业开发互动融合打造的春秋淹城旅游区,引领了文化旅游潮流;以动漫文化为主题打造的环球动漫嬉戏谷,孝文化为主题打造的中华孝道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这些资源、品牌的集聚,都为花博会积攒了人气。
        “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景区与景区互动,花博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武进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武进正着力打造旅游强区,花博会的成功举办,使武进在南片、中片、西片都布有景点,不仅串联成一条旅游景观带,更将城区、景区有机结合,拓展了旅游品牌。
        事实上,在前期的宣传推介中,依托区域范围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大旅行社均打出花博旅游组合。比如花博园区与各主题乐园、与乡村游等组合,形成多赢局面。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不仅花博园人气足,武进区两大景区入园人数同比增加了20%以上。
        花博会与城市的融合,也带来了区域各类要素配套的完善。同时,这些要素也为花博会留住游客提供了保障。餐饮方面,利用水乡特色和农家特色,武进区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元素的餐饮街区和餐饮名店;住宿方面,发展了适合旅游团队及普通家庭的各层次品牌酒店;交通方面,优化组织、夯实路网,确保通往重点景区的路面畅通;购物娱乐方面,开发了一批符合游客需要、让人流连忘返的娱乐项目。
        “推进景城融合,既为城市繁荣带来了契机,也为景区兴旺创造了条件。”武进区委书记周斌多次表示,要积极推进景城一体化,充分放大花博效应,集聚更足人气,引来更多商机,加快现代化进程,推动转型升级。(陈志伟 王旭 邹凯 马叶星)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