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样板戏,靠脸蛋儿取悦观众?
发布时间:2008-01-17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据报道,电视剧导演张绍林带着《水浒传》原班人马近日开始翻拍样板戏《杜鹃山》。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京剧《杜鹃山》,曾引起较大轰动。柯湘、雷刚、毒蛇胆等鲜活人物时隔近半个世纪将得以在20集红色经典剧中再现。
据了解,八大样板戏中《红灯记》、《沙家浜》已经翻拍成电视剧,《杜鹃山》和《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近期有望翻拍成电视剧,《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尚未有翻拍电视剧的消息。当年所谓的样板戏,实际上是京剧界开展的一场京剧革新,用京剧这一古老剧种表现现代生活。不幸的是,这一革新被江青等人所利用,使之成为他们的政治资本。于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一些扭曲现象,最明显的就是“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实质,是江青等人利用京剧艺术为制造政治上的现代迷信和个人崇拜推波助澜。单从艺术角度来说,“三突出”极力压缩反面人物的戏份,极力神化 “主要英雄人物”,违背了艺术规律,减弱了戏剧观赏性和艺术真实性。
据称,此次翻拍《杜鹃山》,制片方反复强调要本着尊重经典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忠实于京剧版。忠实于京剧版我不反对,但是,我认为,忠实于京剧版不等于保留京剧版的糟粕。京剧版的糟粕主要是“三突出”和图解政治路线。绝不能让剧中人物说唱“政治术语”。
翻拍样板戏,不该要“三突出”,应该要“三个不等于”。忠实于京剧版不等于保留京剧版的糟粕,此其一。其二,对京剧版进行电视剧化改造,丰富人物丰富故事,不等于可以恶搞。假如添加上柯湘、雷刚的恋情戏,我看就是恶搞。其三,翻拍老戏加入时尚元素,不等于靠美女脸蛋儿取悦观众。《沙家浜》的翻拍就有这个问题,许晴扮演阿庆嫂,只是脸蛋儿好看。从她的表演丝毫看不出阿庆嫂的足智多谋。这岂不是一大败笔!但愿翻拍《杜鹃山》不再出现这一遗憾。(作者:罗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