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记忆】孙根琪:挹粹凝珠——蛤蜊滩 |
发布日期:2020-11-11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
常州青果巷南侧沿河有一条巷,名称蛤蜊滩,它东起中新桥,西止弋桥。此巷前通街(青果巷)、后通河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商贾云集之地。蛤蜊滩民居建筑是一至二层砖木结构,毗邻相接,错落有致。封火山墙观音兜,硬山悬山歇山顶,竹脊哺鸡回纹头。粉墙黛瓦八字门,青砖铺地石台阶,长窗短格木屏门。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岸边古木枫杨,见证了蛤蜊滩百年沧桑变迁。
蛤蜊滩(今胜利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蛤蜊滩改名胜利滩,后又改名胜利巷。沿岸约一华里巷内,清、民两代在此落户的人家有华宅、段宅、徐宅、屠宅、姚宅、盛宅、殷宅、何宅、周宅、龚宅、蔡宅、孙宅、蒋宅、李宅、王宅、朱宅等户。有些宅户门庭虽然简约,但内部还有较大的院落,看似堂屋路尽,转身庭院深深,如孙宅,蒋宅和何宅,这些宅户主人大多是创办实业的成功人士,是从事所属行业中的精英;其次是官场告退后择此良地安排家眷居住养老的官员,如近代文秀李伯元宅、何宅、华宅等。巷中有观音堂和土地庙,土地公尊称李十世师。与前街(青果巷)不同的是,蛤蜊滩并非民夷杂揉、屠沽纷然之地,它闹中取静。过去这些宅户老主人素养都很高,每天邻居相遇都会笑鞠打招呼,男士称先生,女士叫师母,邻里有难都能热心伸出援手,处处体现温良恭俭让的做人法则。当今,除了原生蛤蜊滩的老人外,很多人都不知此地就是蛤蜊滩。 (市文保中心)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