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常州旅游十大亮点 |
发布日期:2014-02-18 |
一、经济指标持续领先,行业素质有效提升。2013年,我市旅游业围绕全市“现代化建设推进年”主题,做到“常规工作出亮点,特色工作有创新,质量效益共提升”,全力推进单一旅游产品建设向旅游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旅游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茅山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准,成为我市第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我市5A级景区数量(2家)居全省第三,与南京持平。天目湖旅行社成为我市第三家省五星级旅行社,光大旅行社、恐龙园旅行社成功申报省四星级旅行社。溧阳御水温泉度假酒店、环球恐龙城维景国际大酒店和武进九洲喜来登酒店通过全国星评委五星级旅游饭店终检,我市五星级酒店达9家。金坛保朴园等4家单位成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二、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后劲增强。认真开展旅游招商引资项目调查,策划储备了一批符合常州旅游发展规划要求、竞争优势明显、品质优良的重点旅游项目,编制《常州旅游投资指南》插页画册,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境外招商促销活动。2013年,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额51.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33%,其中“510”服务业(旅游类)项目共完成投资额40.2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35%。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山水园湖里山、龙兴岛区域春节已对外开放;花博园和金坛茅山宝盛园一期于9月建成投运;淹城宝林文化园一期工程完工并试运营;环球恐龙城迪诺水镇主体建筑封顶,东方盐湖城一期茅山盐泉小镇项目全面开工;环球动漫嬉戏谷动漫王国、嬉戏海等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三、央视投放力度加大,形象宣传再出重拳。我市继续采取省市合作、政企联手的办法,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撬动环球恐龙城、天目湖、环球动漫嬉戏谷、春秋淹城、花博会等五家企业、单位各500万元,获省旅游局支持近400万元,并争取到了优质客户的特殊政策,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早)、《新闻30分》(中)、《走遍中国》(晚)等热门栏目投放了价值近5000万元的常州旅游形象宣传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等省内外重量级媒体上大篇幅发表了常州旅游宣传专题报道。充分利用我市信息化平台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网络宣传和网络营销,扩大了常州旅游影响力。 四、小华东线全新出炉,市场拓展效果显著。我局联合景区、旅行社,共同研发全新推出了以我市产品为主、串联周边城市相关景点的“小华东线”,并以高铁、动车等为依托,开展全员促销,辅以外地旅行社组团来常奖励政策,大力开拓湖北、山东、辽宁、安徽、福建、重庆等旅游市场,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在2012年初探韩国等境外市场的基础上,5月,市委书记阎立亲自带队,赴韩国、新加坡宣传推介常州旅游,成功开启了常州与韩、新在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截至11月底,全市主要旅行社和主要景区接待的来常二日游团队游客就有66.78万人次,同比增长59% ;其中中远程市场二日游地接人数近8万人次,同比增长87.85%,新疆、江西、成都、甘肃等14个市场实现零突破,境外团队人数增幅达196.66%。 五、花博盛会完美收官,旅游接待再添新星。重点推进第八届中国花博会场馆建设,确保花博展会如期举办。6月,开展全员促销,分赴长三角13个重点城市全力开展花博旅游宣传推介,力推以花博会为主打的常州二日游线路产品。6月20日,在花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举行了2013中华龙城常州旅游节开幕式,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千家旅行社和百家媒体参加,为花博旅游造势。全力服务花博票务工作,确保花博旅游安全有序。因工作表现突出,市旅游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承办组织工作”集体三等功。本届花博盛会,共吸引游客268.26万人次。 六、智旅平台上线运行,智游时代正式开启。年中,我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一期项目正式上线运行,多元渠道旅游产业数据库基本建成,“乐游常州”智慧旅游网和常州旅游APP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常州旅游资讯,并为我市旅游企业搭建了新的宣传营销平台。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公共平台与企业平台相对接的常州智慧旅游体系,全面启动“智慧景区”、“数字旅行社”和“智能旅游饭店”试点工作,完善企业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体制机制和相关规范,提升了我市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为游客服务的能力。 七、惠民举措丰富务实,发展成果市民共享。一方面,价格惠民落到实处。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推动旅行社开发常州乡村一日游低价线路,让利市民和游客;延长“延陵之夏”夏季旅游系列活动的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并组织主要景区以半价门票惠民;继续增加“常州旅游感恩回报月”活动中实施门票半价甚至免费景区的数量,并将感恩对象扩大至上海及全省,邀请常州市区低保特困人群免费游览旅游景区。另一方面,服务惠民又添新军。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建成了2013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常州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前往我市主要景区和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景区的专线30余条,同时全面更新旅游交通指示牌,进一步完善了旅游交通指引标识体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八、行业管理规范有序,消费环境日趋优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组织开展了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月和景区游乐设施高空滞人应急救援演练,加大旅游安全检查督查力度。积极宣传贯彻《旅游法》,启动相关制度的修订完善。与工商、物价部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规范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国内“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并做好专项检查,引导文明安全旅游。创新引入景区复核暗访机制,推动旅行社和酒店星级评定,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旅游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骨干人才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专场人才招聘会,同时强化旅游人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倡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努力打造让游客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切实提高游客满意度。2013年,我市共有6家单位被评为省旅游行业文明单位。 九、乡村旅游氛围浓厚,宣传引导不断出新。全年按“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思路大力开展了2013乡村过大年、2013常州乡村旅游节、“寻找常州最美乡村”等乡村旅游四季系列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吸引力;利用常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乡村旅游点搭建了宣传营销平台,积极与媒体合作,加大了乡村旅游宣传力度,提高了乡村旅游知名度。针对乡村旅游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编制、推出了乡村旅游四季精品线路,丰富了我市旅游产品,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点与旅行社的合作发展,鼓励旅行社开发、组织乡村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走进乡村旅游点观光休闲。加强了对乡村旅游点的管理,新增了一批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和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了乡村旅游点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2013年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4家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989.27万人次,同比增长44.87%,营业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74.86%。乡村旅游接待大幅增长,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十、企业经营逐步改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趋缓,旅游业发展压力加大,再加上《旅游法》实施后,旅游企业进入适应调整期,经营状况不够理想。我局主动服务,及时开展密集调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全市服务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同时要求全行业及时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引导旅行社积极发展地接业务,开拓散客市场;鼓励星级宾馆面向大众市场,加快大众旅游消费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协调景区、旅行社和宾馆饭店联动发展,企业经营状况普遍好转。2013年度,我市新增住宿设施123家,新增床位8217张,全市住宿设施出租率累计依然达59.44%,高出省平均出租率2个百分点。 (信息化处)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