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市文广新局召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内涵研究”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8-07-13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7月13日下午,在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召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内涵研究”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市文广新局组织,召集河海大学、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高校相关研究学者以及常州市图书馆的地方研究学者共同座谈,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晓东出席发言。
    本次座谈会议主题有四个方面:一是常州大运河文化资源及文化内涵;二是常州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三是常州大运河的艺术表达及时代创意;四是常州古城与运河的关联。座谈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各自的专业研究角度发表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见解,部分观点已经形成了共识:一是运河文化带建设是综合性的保护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专业共同合作;二是要充分开展常州运河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充分提炼常州运河的地方特色;三是要丰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内涵,不仅关注城市遗产保护,也要关注传统村落振兴,不仅关注物质遗产,也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运河生态保护,不仅要关注运河遗产保护,还要促进运河旅游、运河产业发展;四是要优化运河沿线风貌,依托常州特色文化,打造视觉焦点,通过雕塑等艺术表达凸显常州运河魅力;五是研究推广运河五号的成功经验,持续开展国光厂、南港码头、福源米厂等常州运河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六是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讲好常州运河故事,吸引年轻一代对常州运河遗产的关注;七是以举办运河文创设计赛事等多样的形式,制作常州运河文创礼品,提升常州运河品牌影响力。

    最后,周晓东进行总结,首先感谢学者专家的积极发言,同时也提出了对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四点见解:一是要有科学理念。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是运河两岸的扩展,而是运河城市全域性的发展建设,要树立大保护的理念,把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二是要有宏观思维。不仅要关注运河主干道,还要扩展到孟河、南运河等整个运河水系;三是要有概念性构想。比如“0111”构想,常州古城近于环形即为“0”,春秋、明运河、新运河即为“1”,共同构架常州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空间构想和战略布局。四是要串点成片。对运河古镇古村古街古迹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和修缮保护,建立运河遗产整体保护展示体系。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