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贺云翱教授团队受邀来常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调研
发布日期:2018-06-22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为编制大运河常州段总体实施规划,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组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成员贺云翱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和常州地方专家邵志强等学者组成联合课题组,于六月中旬起对大运河常州段进行系统调研。6月22上午,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了座谈会,主题是大运河常州段的特色定位以及如何做好大运河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课题组汇报了近期调研成果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建德出席座谈会并作讲话,市委宣传部以及市财政、规划、建设、交通、水利、文广新、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座谈。
    对于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贺云翱教授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常州在大运河发展史上突出地位。常州大运河最早开凿于公元前495年,沟通了太湖水系与长江水系,在春秋时代就选择在常州奔牛经孟河入长江,说明常州在运河水系中的独特地位;二是要理清大运河与常州城市的关系。大运河与常州城同呼吸共命运,至今常州仍保留有春秋运河、明运河、新运河,城市空间形态清晰。未来要大力支持常州城市考古,建成一批高质量的考古遗址公园,以实证彰显了独特的运河城市文化特色。三是要重视网络化的运河整体水系。在国家层面主张大运河线性遗产,但是在地方层面大运河是脊梁,运河水系则构成血管、毛细血管,只有网络化构建,将支流纳入运河水系,才能带动常州城乡整体发展。四是要在国家和省大运河文化带总体规划引领下来做常州运河规划。要把握国家、省级规划总体要求,广泛调查研究比较,提炼常州运河资源的全国性价值,争取国家和省级的更多支持。
    黄建德表示,下一步相关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调研组开展工作,将现有的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构想与调研组进行积极沟通,以推进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规划的顺利编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