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西林下坝土墩墓的发掘与收获
发布日期:2018-04-28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在配合皇粮浜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考古人员在西林街道朱夏墅社区下坝村周边发现多处土墩遗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中编号D4的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墓葬、器物坑、祭祀沟等遗迹,出土泥质灰陶、印纹硬陶及原始瓷器。此外,还发现了同时期的聚落遗址。
    土墩平面呈椭圆形,高1-2米、东西长18米、南北宽9-11米、残高0.5-2.4米。经过发掘,在土墩内发现春秋时期器物坑3处、祭祀沟1处、墓葬1处,出土灰陶盆、原始瓷碗、印纹硬陶豆、罐等各类遗物18件。
    出土文物以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为主,还有少量灰陶器。一般三件为一组,呈倒扣三角形排列。D4M1出土器物较多,有印纹陶瓮、灰陶盘、印纹陶罐等;其他出土物如原始瓷豆、印纹陶碗等。泥质灰陶器共3件,均为灰陶盘;硬陶器数量最多,器形有罐、瓮、瓿、钵、碗等,其中流行在器物表面拍印折线纹、米筛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纹饰;原始瓷器数量较多,以碗、盅、杯为主。经过对比分析,出土器物与丹阳葛城、金坛薛埠上水土墩墓群2号墩、淹城遗址内城壕出土类似器物相同,时代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
    在下坝土墩墓北侧,新发现一处同时期聚落遗址,命名为“皇粮浜遗址”。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约18万平米。经过发掘,共发现春秋时期灰坑18个,古井4口,出土商周时期遗物,经过对比分析,属吴文化遗址。
    皇粮浜遗址及下坝土墩墓位于淹城西北约5公里,通过南运河、南童子河与淹城外侧的环壕相通。西周至春秋时期,淹城是带有都城性质的古城遗址,围绕这一古城,周边存在多个聚落遗址,起到护卫和提供生活物资的功能。皇粮浜遗址位于丹阳葛城与常州淹城之间,毗邻便捷的南童子河水运,是淹城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粮浜遗址与下坝土墩墓的空间分布特点,为研究当时聚落功能分区与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下坝土墩墓及周边同时期土墩墓群,是常州吴文化的重要见证,是吴地先民留下的独特遗存。加强对土墩墓的保护与研究,可以提升常州吴文化研究水平、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