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粮浜地块考古发掘与收获——常州市文保中心青果巷论坛第六讲开讲 |
发布日期:2017-12-04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
11月30日,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青果巷论坛第六讲,考古科黄督军同志为中心职工做了题为“皇粮浜地块考古发掘与收获”的专题讲座。 皇粮浜地块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为配合城市发展建设,2014年至2017年8月份,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承担了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在前期调查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查阅史籍档案、走访当地村民,对地块进行了普探和重点勘探,先后发现春秋时期遗址1处,土墩墓4处,各时期墓葬上百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6年开始对勘探发现的遗迹进行清理发掘,共发掘面积2800平米,确认春秋时期皇粮浜遗址为吴国聚落遗址;发掘土墩墓1座,出土印纹硬陶罐、灰陶盆、原始瓷碗等遗物;清理各时期墓葬138座,其中涵盖六朝、隋唐、宋代以及明清多个时期,出土各类遗物上千件。2017年8月,项目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被评定为优秀工地。 此次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两处南宋时期墓园遗址和一批同时期高等级砖室墓,出土龙泉窑青瓷簋式炉、金荷叶形耳坠、抄手砚等珍贵文物。其中一号墓园形制特殊,由靠背土墩、兆沟、墓葬、享堂、廊道和前门建筑等设施构成;二号墓园出土石马、石羊、石虎等石刻。根据出土墓志和墓园规格判断,可能与南宋时期名臣张守及其家族有关。 张守,字全真,又字子固,崇宁元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监察御史等职,封魏国公,谥号“文靖”。根据史料记载,其薨于抗金任上,宋高宗亲笔御书其碑额,并赐葬地,宰相张浚为其撰写墓志。南宋咸淳年间《毗陵志》记载“张参政守墓在怀德南乡黄林”,常州《张氏宗谱》记载“太傅魏国文靖公墓,在武进县朱夏墅。绍兴十三年(当为十五年)公薨于建康,赐地葬此”。张守的孙子张抑,官至户部侍郎,死后“归葬朱夏墅祖茔”。由此可见,张守及其后人,均葬于西林街道朱夏墅一带。 随后,文保中心袁予主任对此次论坛作了点评,指出皇粮浜地块的考古工作是考古所近几年来所做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考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重要收获,工作流程规范、各项资料完善,得到各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