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
发布日期:2016-09-13 |
8月27日到9月8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的13名学生与来自荷兰SintLucas学院、Cibap学院的10名荷兰小伙伴进行了为期13天的夏令营活动。他们漫步在江南烟雨小巷、流连于美丽龙城的角角落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长河中,谱写了一曲曲交流的赞歌,也生发了两国小伙伴的殷殷友情。“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尽管这次国际夏令营活动只有13天,但对两所学校的学生体验、两所学校的发展以及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月27日暑气未消的下午,来博物馆、规划馆避暑纳凉的常州市民们纷纷为一群“歪果仁”驻足。青春活力、高颜值让国际夏令营的荷兰营员走到哪都成了瞩目的焦点。而这些初来乍到的“歪果仁”却被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所倾倒。 粉墙黛瓦、青砖古道——篦箕巷、古城墙别样的东方风情打开了荷兰小伙伴们的“拍拍拍”模式。巷尾的常州梳篦艺术博物馆格外受到营员们的青睐。“so beautiful!”手捧着一套“金陵十二钗”造型的常州梳篦,就读于荷兰SintLucas学院设计专业的外国小伙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她的中国搭档研习工艺美术的万红利同学便如数家珍地奉上一段段关于常州梳篦背后的故事……从常州的古运河、太湖湾、到周边的无锡惠山古镇、苏州的拙政园,一路行来,一路风景。中荷两国营员们对东方艺术文化的欣赏和认同,让他们的心翻山越岭紧贴在一起。
找恐龙,游嬉戏谷……感受创意龙城年轻的心
为了尽快消除语言障碍的隔膜,加快建立两国营员间彼此的信任,主办方在游学交流之余,特别安排了“环球恐龙城”和“环球动漫嬉戏谷”狂欢之旅。丰富逼真的游戏场景似乎更能使两国的营员找到共同的话题。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让每个人都化身为“行走的表情包”,呆萌搞怪的合影、刺激的尖叫、激动的“give me five”、兴奋的拥抱……中荷之间无阻碍,营员之间有真情! “没想到,常州根本就没有恐龙,但却拥有如此好玩、充满创意的主题乐园!”生活在1600多万人口中就有约46000位设计师的荷兰小伙伴们惊叹于现代常州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记得小黄鸭的奇幻漂流么?那是“荷兰创意”带给常州的震撼。常高艺中荷国际夏令营也将“常州创意”通过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们传递到大洋彼岸的橙色国度。
学刻纸,画中国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8月30日,中荷夏令营的同学们在东方盐湖城这个道文化气息浓厚的小镇体验了金坛刻纸。由刻纸传承人杨兆群老师亲自讲解示范。杨老师先带同学们参观了盐湖城里的“纸花阵”展览馆,然后简要地讲述刻纸的刀法以及常用图案,鼓励同学们自己构思并创新。两国小伙伴们脑洞大开,创意无限:有线条表现的,把画面展现的活灵活现;有几何体表现,融入了西方缜密的思维和灵动的创意……
近年来,随着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的飞速发展,学校越来越将视野投向国际,学校与美国、荷兰、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常高艺师生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出访澳大利亚、荷兰、土耳其、新西兰、乌克兰、俄罗斯等国。从2011年起,常高艺就与荷兰圣卢卡斯艺术学院坚持开展师生互访、举办国际大师班、艺术展览、交流讲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并希望通过最国际化的理念和视角带动常高艺学生的发展。今年暑期,学校为了扩大国际间学生的艺术交流,开展了以“打开东方文化之窗”为主题的中荷国际夏令营的方式让外国学生感受东方文化的古老深邃。于是中外频頻互动成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交流现象。 顺应社会和家庭的需要,2016年上半年,常高艺启动国际班的招生,与国外艺术院校开展4.5+2.5、4+1+1等形式的专本对接,使学生不但能获得国内的专科和国外的本科文凭,还能近距离接触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和文化熏陶。今年学校首次招生25人,这些学生在校期间除要全面学习专业课之外,还要接受系统的英语培训。之后将有机会走出国门,迈向艺术学习的新台阶。这在全省同类艺术院校中是首次,也是艺术教育的新探索,这次中荷学生夏令营他们中的部分代表也参与其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先生主张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是培养艺术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初衷。发现自身之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相互欣赏、赞美,才能达到一致和融合。(吴倩倩 孔庆霞)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