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市文保中心派员参加第二届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02-03

    1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暨古建筑保护成果及材料展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等21位专家和全国各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修缮施工企业等150余代表参加会议。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监理修缮科、文保科派员参会,交流学习2015年文物保护先进成果及经验。
    17日上午,主持人杨志军,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原司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宣布会议开幕并介绍与会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做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版较之2004版在保护原则、保护工程方面的补充和改进。修订版新增保护措施章节,从而更具实用性,并就文物多样性保护背景下中国文化资产的保护及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认识做了进一步阐述,充分认识到文物价值应是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统一。
    17日下午至18日,共有14位专家学者上台做演讲报告,他们分别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仲傑做《彩画如何保护它的原真性》报告、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傅清远做《当前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问题的思考》报告、国家文物处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张建华做《从法制视角谈古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报告、建设部科技司原司长李先逵做《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理念》报告、济南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基建科长马恒广做《浅谈金属制品在古建、仿古建筑保护和施工中的应用》报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克贵做《有关文物保护规划编制问题的探讨》报告、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古建专家教授做《木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措施之间的基础问题》报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曲云华做《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编辑过程介绍、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修缮中心原主任李永革做《古建筑保护与合理利用——以故宫为例》报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做《传统村落中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探讨——河南新县西河村》报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扎•索南周扎做《藏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报告、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院教授王志明做《中国古桥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报告、北京市文物局八分站站长王乃海做《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报告、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桥梁系教授张南做《古木建筑结构的振动研究》报告。
    为期两天的会议,充分传达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精神,为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业务单位提供了学习机会,促进行业队伍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会议指出,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乡愁,而乡愁就是历史与文化,在新型城市规划中应做到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强调文物修复需重视其原状性和真实性,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传承多样的民族文化。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