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高会 水墨文城——常州博物馆志愿者走进苏博 |
发布日期:2015-12-21 |
苏州,史称吴地。据史料记载,自明中叶以后,苏州地区经济繁荣,艺术兴盛,画家云集,成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当时院画势力衰微,“浙派”也渐趋末流,以沈周为领袖,文徵明继起,追随者众多的吴门画派成为主要流派。因同样生活在苏州,以绘画著称于时,后人将唐寅、仇英与沈周、文徵明合称为“吴门四家”。 2012年开始,苏州博物馆启动“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连续四年,献上了“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佳作汇聚,精彩纷呈。 2015年11月10日—12月20日,收官之展“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又在冬季如约而至,齐集了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美术馆等海内外12家博物馆的31件仇英传世精品之作,毫无意外地又一次聚焦了全国书画爱好者的目光,也吸引了常州博物馆志愿者的脚步。
12月13日,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一行29人前往苏博参观学习,跟随苏博讲解员,大家欣赏了“吴塔国宝”、“吴地遗珍”、“吴中风雅”等基本陈列的精美文物,而压轴大戏“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展”则用了足足三间展厅进行呈现,并别出心机地命名为“琴书堂”、“天籁阁”、“玄赏斋”分别展出仇英的山水、人物、临摹精工之作。
据了解,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大约生活在十六世纪的前五十年,原籍太仓,后移居苏州。他山水树石、人物仕女、花卉翎毛、鞍马、界画以及历史故事,色色皆能。独特的绘画技巧,受到文徵明、唐寅等当时吴中文人领袖的青睐与肯定,得到董其昌的推崇,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工匠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独步江南者二十年”。 透过拥挤的人潮,志愿者们一窥《剑图阁》之气势、《观泉图》之古雅、《松溪横笛》之清远、《赤壁图》之闲旷、《捣衣图》之离思、《柳下眠琴》之野逸、《兰花图》之葳蕤……。仇英版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将明代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尽呈观众面前,与《皇都积胜图》、《南都繁会图》并称为描绘明代社会的三大传世名画。
离开苏博,志愿者们心潮涌动,常州博物馆的精心组织安排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更多地感受到丰富的博物馆文化,与苏博开放部李喆副主任、在岗志愿者们的交流,进一步坚定了志愿服务的方向和目标,相信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将会更有活力、凝聚力、战斗力!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