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保中心对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进行调研 |
发布日期:2015-06-09 来源:市文广新局 |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常州作为申遗城市之一,拥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在后申遗时代,大运河遗产如何开发、保护与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市文保中心专门组建“后申遗时代运河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探索”课题组,并赴杭州等运河保护利用较好的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遗产资源丰富,位居全国前列。调研组参照运河申遗考察路线,从运河文化广场出发,由北向南,实地考察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富义仓遗址公园、南宋御街遗址、凤山水城门遗址等多个运河沿线遗产点。
票价仅3元的水上巴士串联了沿岸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及商业综合体,沿岸的绿荫小道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沿岸街区内依托工业遗产开设的中国刀剪剑、伞、扇博物馆,在展示全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同时,更加凸显了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等本土特色产品的价值。杭州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给课题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诸多启发。
常州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依旧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本课题将通过多地调研,进行深入对比研究,积极探索发挥运河遗产作用的有效途径,实现运河保护传承与惠及民生的有机统一。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