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今日作家富豪,后世识得几个?
发布日期:2007-11-19
    11月6日,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郭敬明、于丹、易中天排名前三。榜单的相关数据以图书版税为基础。郭敬明版税1100万,于丹版税1060万。(《成都商报》11月6日)

    在文学不景气的今天,坚持搞这么一个作家富豪榜,毕竟能给整个中国文坛多少鼓点士气。市场语境下,人们谈收入、比年薪,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文人卖文能发家致富,同样是历史的进步。正因为这个缘故,对这个“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笔者持肯定态度。

    对比2006年和2007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不难发现,上榜作家的名次这张“牌”,洗得比较彻底。去年排在第5名的郭敬明,跃居榜首;于丹和易中天、饶雪漫,犹如三匹“黑马”,从外围闯入榜上不说,而且进入前5名:于丹第二,易中天第三,饶雪漫第五。作家富豪榜如此显著的变化,岂不是颠覆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说法,变成了“文坛年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仅几天”?

    在一个习惯于用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时代里,用作家的年度版税收入排名次,并非不可以。除非饥馑年月,一般情况下,GDP应该是缓慢上升的。然而,2007年作家富豪榜提供的信息,恰恰出现了“拐点”:2006年,榜上状元的余秋雨先生的版税是1400万,二月河的1200万,韩寒的 950万,苏童的900万,郭敬明850万。而今年前5名的作家,论版权方面的“年薪”,大不如去年了:郭敬明1100万,于丹1060万,易中天680万,郑渊洁570万,饶雪漫520万。“老常委”郑渊洁的进项,和去年自己的780万相比,也是相形见绌了。这个数字表明,2006年第八位的版税,超过了今年第三名的版税收入。版税数字的变化,本身说明了什么?是盗版现象愈发猖獗了,还是作家的作品不值钱了?如果不是有于丹和易中天这对“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给撑着,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贫富差距”,莫不是更加悬殊?

    由此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上榜作家的作品稳定性不强。这种现象带来的隐忧是:若干年后,有几个人还能记得上榜的这些作家?如果不能记得的话,今年的作家富豪们,除了经济方面腰缠万贯之后,其精神财富价值几何?作家是靠作品生存的。作家的作品,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能卖钱,而在于能给历史留下印记。国外的不说,单就中国本土的作品来说,从《周易》、《论语》、《孟子》、《庄子》,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其中成为千古名著的和名家,实在不少。今日的作家富豪,一年的光景,新面孔换了不少,而且在版税方面贬值了许多,是当代人对他们的嘲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所致?

    一个网友说得好:“迎合市场的作家有出色的眼光,但不一定有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笔根能力。能够引导整个民族思想的作家才叫真正的大师。希望这个社会多点出像巴金、鲁迅、郁达夫等这样的作家,让社会接受,让民族接受,引导民族的思想。”我想补充的是,让历史接受,让后人记住。也许,这个要求有点苛求了。但是,作为一个进取的目标,两届上榜的作家们,应该是“匹夫有责”的。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