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节假日的确定更应注重人文视角
发布日期:2007-11-0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因为有了浓郁的人文内核,才得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并得以代代传承。
 
  因此,将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就不能简单地将其看成是保障社会成员的休息权,而应该看作是对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的一种保护,是对社会成员共同情感的一种保护。因此,我们在确定法定假日时,就更应该从人文的视角来审定———既要方便社会成员休假,同时又要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社会成员的共同情感。

  以除夕为例,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它是春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法定假日之必要就不言而喻。就现实情况而言,由于除夕没有被列入法定假日,很多上班族的春节就过得十分窘迫,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满足自己及家庭的情感需求,以至于出现了一些怨言。

  目前春节法定假日的确定,确实没有从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习惯和他们的情感需要来考量,这也影响了春节的人文内核的进一步张扬。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开始对春节实施保护。笔者的理解,我们所保护的,应该是广大成员共同的人文认知和共同的情感需要。因此,保护春节,就不妨先从把除夕列入法定假日做起。

  近日,社会上出现了拒过圣诞节的言论,这是一些知识分子在各种洋节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基于保护传统节日而发出的呐喊。我们当然不能一味地反对社会成员过圣诞之类的洋节,也禁止不住。但是,这种现象的本身则透出了一个信息:我们对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还很不够。对国家而言,民族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情感需求来确定法定假日的时间和长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至少,它给社会成员透出了国家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决心和信心。

  考之于世界,很多国家对传统节日的保护都是不遗余力的。从周边国家来看,他们庆祝源自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比我们还要精心还要地道。由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法定假日来一次重新洗牌,撤销一些对国人没有多少意义的假日,增设一些对国人来说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上都迫切需要的假日,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元素。 (来源:《大众日报》 东方言)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