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文化体制改革再谱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0-07-27

  2009年8月,中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制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我市召开了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并研究出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常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职责分工、操作流程、完成时限、政策保障和工作要求。经过近一年的改革与实践,常州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文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欣欣向荣,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明显实效。

    坚持解放思想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为适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我市成立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分类改革组,具体研究和协调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

    近一年的时间里,全市召开了不同范围的改革动员会、座谈会、协调会近50多次,改革方案四易其稿,9个主要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在改革中形成了部门会商机制、上门协调机制、改革进展月报制度等工作机制。各单位在探索中不断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指导改革实践,逐步达成“只有改革,才有出路”的共识,有效保障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加快体制创新 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

    体制创新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只有完成文化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产生和壮大一批合格的市场主体,文化的繁荣发展才有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我市文艺院团就开展了以剧本原创为龙头、以中心制为管理平台、以剧组制为生产形式的改革。为从根本上激发文艺院团的活力,我市启动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核销常州市青年锡剧团等6家文艺院团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成立江苏常州市锡剧院、江苏常州市歌舞剧院、江苏常州市曲艺团和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等4家国有文化企业。

  为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我市不仅给予文艺院团全面的政策扶持,还为其今后在市场中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在人员政策方面,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改革精神,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并探索高层次艺术人才的保护和激励政策。在资金投入方面,市财政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充实完善文艺院团基本、急需、亟待更新的演艺设备设施,作为改革后企业的国有资产。同时保留并加大财政投入,改革投入形式,通过购买服务、业绩奖励等方式促进文艺院团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在税收政策方面,市委宣传部会同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对转制文化企业进行认定,经认定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我市继续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引导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培育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金坛市古籍印刷厂有限公司、常州中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龙头。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单位中私营单位占文化产业单位总数超过了3/4。

#p#

    加强资源整合 推进宣传经营分离改革

    深化新闻单位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推进发行体制和制播分离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做大做强新闻媒体、繁荣内容制作市场、拓展现代媒体产业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报社方面,把互联网新闻中心归并到常州日报社进行管理。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了报纸、网络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整合成立的中国常州网,积极发挥与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报网互动”的优势,着力打造常州的重要门户网站。现日均点击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近200万元。依托常州日报社的内容生产,由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平台的《常州手机报》定制客户已达18万人,在全国地市级同类产品中排名第四。由中国常州网自主开发,常州本土第一微博——“做嗲”,近期也已正式开通。

    在广电方面,常州广播电视台将影视剧、动漫等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成立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江苏卡龙动画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体,积极进行市场运作。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2009年投入7000多万元,生产了电视连续剧《战斗的青春》、电影《邓稼先》、纪录片《盛宣怀》等一批走向全国最高媒体平台的“常州智造”,实现净利润1400多万元。江苏卡龙动画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准备上市,并与凤凰出版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常州凤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省、市联手合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理顺管理体制 转变文化行政管理职能

    为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市继续完善和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早在2007年,我市就撤销原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机构建制,组建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统一履行原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3年多良好的运作后,我市今年又将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金坛和溧阳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分别组建了文化广电体育局。武进区整合了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成立武进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我市还整合了原有文化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的各类执法队伍,设立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使常州成为全省第一个组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城市。“常州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样板。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建立后,加大常州文化市场的监管与整治力度,有力推动了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振兴,为“文化常州”建设乃至全省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常宣文 何嫄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