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2560年建邑史:6大理由见证“名城”常州 |
发布日期:2015-06-26 来源:常州日报 |
无愧于2560年建邑史
——常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6大理由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还需在“保护管理措施”上取得进展。
有着2560余年建邑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的常州,对此有着自己的底气。早在2001年,我市就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今,终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获评理由之一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关键词:世界遗产1处、“国保”10处;世界级非遗1个、国家级非遗13个
3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7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3200余年的文字记载史,2560余年建邑史,留给常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市现已公布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677处(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3处),其中世界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45处、市县级文保单位268处。
同时,我市还积累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较完备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辖市区阶梯式的四级名录体系。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省级非遗项目38个,市级非遗项目12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在全省排第3位。
获评理由之二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关键词:天宁寺-舣舟亭、锁桥湾、南河沿、三堡街-西直街
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这样的历史建筑在常州早已融入每个角落,文物古迹遗存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还分布集中成片。 目前,常州城区范围内就有青果巷、前后北岸、南市河等3片历史文化街区,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呈现江南水乡明清民居风貌,临河而建的深宅大院、市井场景,是常州古城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活化石”;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格,是东坡文化、状元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呈现出“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
同时,如果漫步在天宁寺-舣舟亭、锁桥湾、南河沿和三堡街-西直街等历史地段,同样可以触摸到因河而兴、因河而建的工商业文化、水利文化、商贸文化和近代工业文明,亲身感受到运河文化对常州发展的重要性。
获评理由之三
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关键词:三河四城、两轴七片
常州城池始建于春秋,完善于六朝;至唐宋,城池格局随着运河的南迁而扩展;到明清,由里坊演变为街巷的城市肌理基本定型。常州城区现有街巷与历史街巷走向基本一致,多数街巷保留原有名称,主要的沿河长街与伸向水系的短巷构成纵横的古城街巷格局,至今仍清晰可见。
目前,常州历史城区仍保留有传统的城市格局,保存完整的“三河四城”特征风貌,呈现“三河四城,两轴七片”结构:“三河”指古运河、明运河和关河;“四城”指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的四圈层城垣轮廓;“两轴”指沿延陵路(原子城河-顾塘河)传统文化轴及沿北大街(原府直街)-南大街传统商业轴;“七片”指青果巷、前后北岸、南市河等3片历史文化街区和天宁寺-舣舟亭、锁桥湾、南河沿、三堡街-西直街等4片历史地段。
获评理由之四
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
关键词:“中吴要辅、八邑名都”“八派一国”“常州三杰”
自西晋至清末长达1631年间,常州行政管辖中吴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江南3大行政中心之一和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军事要冲和江南地区水陆交通漕运枢纽。作为吴文化、齐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常州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史称“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常州文化植根于史前,发轫于春秋,融合于齐梁,传承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标新于近代。自隋唐开科以来,常州产生2920名进士,其中状元15名。到明清之际,更孕育出东林学派、常州学派、阳湖文派、阳羡词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常州史派、孟河医派和毗陵诗国的“八派一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常州革命志士代有英贤,诞生了以“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领导人物,以及“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
获评理由之五
有2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
关键词:青果巷、南市河、前后北岸
我市目前经省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有3片,分别为青果巷、南市河和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街巷肌理和建筑特色。
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历史城区中南部,街区整体格局至今未变,街巷里弄肌理保存完好。街区建筑呈现江南水乡明清民居风貌,临河而建的深宅大院、市井场景,是常州古城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活化石”。千年古巷,名人辈出,被世人誉为“江南名人第一巷”。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格局至今未变,街巷格局完整,街巷里弄肌理保存完好。以古运河文明、名人文化为内涵,呈现临河而建的“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
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形成约有1000余年历史,为常州文脉所系,产生过5名状元、3名榜眼、3名探花和7名公卿等。该街区宅院相套、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格,又集东坡文化、状元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被誉为“状元街坊、江南文眼”。
获评理由之六
完善的保护管理措施
关键词:保护规划、管理办法、制度保障
我市坚持以规划引领名城保护,编制了包括《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常州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在内的一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名城保护规划体系。
同时,坚持以制度保障名城保护,陆续出台了《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一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在此基础上,目前我市各级文保单位323处保存完好,“四有”档案健全,巡查系统完备。每年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足额到位,文物维护保养逐渐规范化、日常化。近几年利用文物专项资金进行保养修缮的文保单位达90多处。
|
主办单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4-6层
电话:0519-85682357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